《捨得,捨不得》 蔣勳再書生命感悟

時間:2016-12-12 15:31:19原創:大公網

大公報記者 劉 毅

「我們如此眷戀,放不了手,青春歲月,歡愛溫暖,許許多多『捨不得』,原來,都必須『捨得』,『捨不得』終究只是妄想而已。」身兼作家、詩人、美學家、畫家等多重身份,蔣勳以他獨特的美學視角,在這渾濁世間,為讀者開啟一段又一段美學之旅。去年,他出版《捨得,捨不得—帶着〈金剛經〉旅行》一書,將對於佛經的體會融入旅途當中,以一貫溫柔細膩的文字,書寫對生命的眷戀與領悟。

書海漫遊

台灣美學家蔣勳於池上擔當駐村藝術家,體會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的關聯 網絡圖片

《捨得,捨不得—帶着〈金剛經〉旅行》是一部散文集,為蔣勳帶《金剛經》旅行之感悟。書中,蔣勳記錄自己前去京都永觀堂、清邁無夢寺、加拿大奈恩瀑布等地的多次旅行經歷,不論是踏足歷史遺跡、欣賞一個展覽、閱讀蘇東坡的詞,他都會將《金剛經》引入其中做一番闡述。該書既是他自己於旅途中抄寫經書的記錄,亦啟發讀者從另一個角度再讀《金剛經》,繼而尋找如何在蒼茫人世間尋找「捨得」與「捨不得」的最佳平衡點。

賈樟柯電影《山河故人》有一句台詞:「每個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遲早是要分開的。」話雖如此,真要到了需要「捨得」的時候,人們還是會痛苦萬分。逝去的至親,消逝的情愛,舊時的美好回憶,這些都令人無法坦然「捨得」。如此一來,「捨不得」就成為了一種人生常態,過往的記憶在腦海中越積越多,令人窒息。蔣勳自然也有他的「捨不得」,二○一三年,蔣勳決定為亡父、亡母抄寫《金剛經》,久而久之,即養成了在旅途中抄經的習慣。

書海漫遊

鄒復雷長卷《春消息》(局部)

藉抄經文體會取捨

蔣勳並未告知人們如何「捨得」,以及面對「捨不得」時該如何抉擇,而是從開篇就承認自己是一個有許多「捨不得」的人,故才找學生幫他刻了一朱文、一白文的「捨得」、「捨不得」兩方印來提醒自己。讀者最討厭說教,蔣勳以親身經歷來闡述自己的「捨不得」,拉近與讀者之間的距離。

人常說,見仁見智,同一本經書,不同的讀者自然有不同領悟。蔣勳於全書自序寫道:「《金剛經》我讀慣了,隨手帶在身邊,沒事的時候就讀一段。一次一次讀,覺得意思讀懂了,但是一有事情發生,又覺得其實沒有懂。」蔣勳點出了每個人都會遇到的一個「知易行難」的問題,很多時候,我們明知世事無常,可真要遇到類似親人生病、愛人遭難等人生突變,還是會害怕,害怕失去、害怕苦、害怕受辱、害怕捨不得。

本書共分三卷:卷一為「回頭」,卷二為「肉眼」,卷三為「無夢」。細細讀來,可領悟到蔣勳的那份淡然。

書海漫遊

楊維禎《春消息》跋尾(局部)

上月,蔣勳於香港中文大學以蘇軾《寒食帖》中的「寂寞沙洲冷」為題開講,向在場逾一千名聽眾分析蘇軾的真性情,其對蘇軾的偏愛之情據此可見一斑,這種偏愛在書中得到了印證,蔣勳在「回頭」篇「東坡詞的生命意境」中評價蘇軾時寫:「一千年過去,東坡文句的傳唱之廣,時間跨度之大,文句深入民間的影響力強度,都非柳詞所能比。」在蔣勳看來,蘇軾《蝶戀花》文句情感青春喜氣,甚至帶一點年輕時的俏皮,還沒有「烏台詩獄」大難以後的沉重,最耐人尋味的是作者本人對全詞最後一句「多情卻被無情惱」的解讀:「蘇軾對美有眷戀,對人有好奇,卻生活在世俗間,要守世俗規矩,只好自嘲『多情』。」

人活一世,艱難困苦必不可少,蘇軾曾於一○七九年被小人陷害,詩句被逐字逐句摘錄,羅織成罪名,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烏台詩案」,因詩獲罪對嚮往灑脫生活的蘇軾來說無異於晴天霹靂。作者以獨到見解分析了蘇軾在這一時期的心路歷程,從最初的「是處青山可埋骨」到出獄後的焦慮不安,再到被貶黃州「自喜漸不為人識」,最後到「長恨此身非我有」,蔣勳以看透世情的寫作筆觸,借蘇軾最為大眾熟知的作品,串聯出了這位大文豪的一生。此外,蔣勳更認為當蘇軾於市集被醉漢推搡卻並無憤怒之時,恰證明他在生活中參悟了《金剛經》的「我相」,「人相」,因為參透,所以不會氣惱;因為參透,所以不再執著,也難怪蘇軾會吟誦出「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雖是以大篇幅探討蘇軾心境變化,蔣勳亦是借這一歷史人物啟發讀者,如何「看透」和「放下」,以及如何從「名利」和「災厄」當中獲得釋然。

書海漫遊

蔣勳的兩方印 「捨得」 與「捨不得」 書中圖片

美學角度解讀痛苦

在「肉眼」卷中,蔣勳從日本新幹線旁的「水上」小鎮寫起,觀察「水上」居民生活、聆聽峽谷水聲、晨起念誦《金剛經》,參悟《金剛經》裏所提到的「肉眼」、「天眼」和「慧眼」;亦寫台灣山上報春的梅花,以溫情的講述方法,講述他與梅花的各種牽連。別人賞梅,腦海裏浮現的總是那句「梅花香自苦寒來。」蔣勳賞梅,卻想到了鄒復雷的梅花之作《春消息》,以及楊維禎於《春消息》後的跋尾。這之後,就寫到了最令人動容的一篇文章,講的是人們該如何面對失智的親人。

「曾經那麼親近恩愛,竟然可以完全遺忘,變成陌生人,那麼還有什麼是生命裏可以依靠相信的?」蔣勳於書中如此形容失智老人帶給家人的痛苦,然而作者並未傳遞讀者以悲觀情緒,而是從美學角度,結合《金剛經》中的「無我相,無人相,無壽者相」參悟出為何人們難以承受身邊人失智,變得不認識自己:「愛比恨更難解脫。對別人恨,別人恨你,只要不報復,也就解脫了。愛,卻很難了。」繼而筆鋒一轉,從另一個角度再談失憶:「失意是為了保護肉身不要受過於強烈的愛或恨的衝擊。」此外,他亦從另一個角度談失明問題:「視覺關閉了,才有機會開啟心靈的眼睛,美是視覺看不見的。」

很多讀者表示,之所以會知道泰國清邁的無夢寺,是因為讀了蔣勳寫於該書的《無夢寺》一文。蔣勳居住在清邁時,每日清晨都會前往無夢寺散步,最打動他的是一尊垂眉斂目、微笑宛然的佛頭,即以擬人化手法描寫佛頭微笑之美,形容連佛頭都與眾生一樣於塵世中修行浮沉,細細品讀之後難免心嚮往之。

縱觀全書,字裏行間滿含作者深情,充滿悲憫之美,這些都源自蔣勳本人對生命的敬重。蔣勳借《金剛經》啟發讀者思悟人生,讀者亦可借他從《金剛經》裏獲得的經驗,體會生命的春華與秋實,即使不能徹底放下心中執念,也能領悟不論是「得到」抑或「失去」,都是生命的饋贈,而「捨不得」本身即是一種曾經幸福的表現。

蔣勳:池上教我的事

二○一四年,蔣勳接受台灣好基金會邀請,進駐台東池上成為駐村藝術家,在四季交替、循環有序的台東池上,體會人類社會與土地倫理之間的關聯。上月二十五日,蔣勳於香港光華新聞文化中心舉辦講座「池上教我的事─談自然秩序與土地倫理」,分享池上感悟。

書海漫遊

蔣勳於光華新聞文化中心舉辦講座,談自然秩序與土地倫 理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供圖

台東地處台灣東部縱谷,以盛產稻米為人熟知,當地物質匱乏,交通不便,只有廣闊的農田和連綿的雲朵。蔣勳在這裏改變了他在台北的生活作息,「我會在清晨五點走出畫室,沿着水圳散步,去看沒有電線杆的梯田,觀察稻穗的變化,拍攝天上的白雲和山中的流嵐。」蔣勳說。

在池上的日子裏,蔣勳用手機拍攝了近五千張照片,記錄池上土地立春、驚蟄、小滿、秋分等各個節氣的景象,「我剛來池上時,發現這裏沒有路燈,當地人告訴我,因為他們要保留這片土地的『自然秩序』,稻穀受光合作用影響,白天已充分得到了陽光的照射,晚上也需要『休息』,故不再需要非自然光的補充了。」當地人的這番說話,對蔣勳啟發很大,他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遵守二十四節氣,生活在都市裏的人們早已忘記了這才是自然界賦予人們原本的生存秩序。」

蔣勳在池上再次尋得了人與自然親密接觸的機會,「工業革命後,人與土地的關係越來越疏離,人們習慣以非自然方式創造生活便利,卻忽視了土地原本的自然秩序。整個農忙時節,從播種、插秧、揚場、收割都需要在一個固定時間內完成,農民之間一定要互相幫助,如此一來,有助於拉近鄰里之間的距離。」蔣勳說。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收割之後,不論是豐收,抑或是歉收,當地農民都會拜一拜土地公,「遭遇突如其來的天災,就意味着池上人一年的辛苦,在剎那間付之東流,然而他們還是會去答謝神明,一方面是為了給自己一個心理安慰渡過難關,另一方面則因為他們深知得與失都是自然界的贈予。」

 
書海漫遊

《捨得,捨不得》

  • 蔣 勳

簡介

  • 「我們如此眷戀,放不了手,青春歲月,歡愛溫暖,許許多多『捨不得』,原來,都必須『捨得』,『捨不得』終究只是妄想而已。」身兼作家、詩人、美學家、畫家等多重身份,蔣勳以他獨特的美學視角,在這渾濁世間,為讀者開啟一段又一段美學之旅。
  • 出版時間:2014年1月
  • 出 版 社:有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