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評論 > 正文

特首參選人須回答三問題/楊 堅

時間:2017-01-23 03:15:53來源:大公網

  建制派四名行政長官參選人已開始為爭取成為正式候選人而努力,他們既會各自單獨地、也會幾個人甚至全部一起接受若干機構和媒體的邀請,闡述各自競選政綱。有三個問題是他們的政綱必須回答的,而且,會反覆地被公眾和媒體追問。

  如何評價梁振英政績

  第一個問題是:如何評價特區第四任行政長官梁振英及其管治班子的政績。

  對於這個問題,胡國興作為退休法官處於灑脫的境地,葉劉淑儀作為梁振英的行政會議成員無法十分超然,林鄭月娥和曾俊華分別作為梁振英的左膀和右臂,都有「剪不斷理還亂」的困擾。

  鑒於兩位剛辭職的司長在四名建制派參選人中最有機會取得候選人資格,兩位對這一問題的回答格外引人注目。人們將看:誰更全面、公正地概述所謂「梁振英路線」,誰更客觀地釐清了自己與「梁振英路線」的關係。

  回答這一問題,不能也不可能脫離中央對梁振英的評價,不能也不可能脫離香港社會主流民意對梁振英的評價,不能也不應當偏離下屆政府與現屆政府在管治和施政上既保持連續性又有發展的宗旨。這將檢驗有關人士的政治智慧和政治倫理。

  第二個問題是:下屆政府的施政重點是什麼。

  回答這一個問題,首先要在整體上闡明未來五年香港政治轉變、經濟轉型、民生改善和社會演進的願景||香港在哪裏,向何處去,我們需要一個怎樣的香港,我們能夠建設一個怎樣的香港。

  具體而言,則必須明確回答以下方面。政治上,是否適宜重啟關於普選行政長官的政制發展,是否重啟《基本法》第二十三條所規定的本地立法工作,是否堅決遏止「港獨」。經濟上,如何加快向知識經濟轉型,同時維持經濟穩定增長。如何推進本地產業結構完善升級,同時推進香港與內地尤其是與泛珠三角經濟一體化。民生上,如何協調勞資矛盾,逐步解決強積金對沖、標準工時立法和全民退休保障等關係香港社會進步和安定的重大問題。

  香港傳統核心價值是否需要與時俱進,這是一個關乎「一國兩制」與時俱進的重大問題,也是一個嚴重影響香港的中國籍居民自我身份認同的重大問題,將決定香港社會演進的方向和目標。

  第三個問題是:香港是否需要再定位。

  二○一七年第五任行政長官競選開展之際,全球經濟金融政治格局空前全面深刻調整,愈益劇烈。

  現在回頭看,以二○○一年「九一一」事件為先河。但由於那是一個恐怖事件,同經濟和金融沒有直接關聯,在政治上也具局限性。所以,直至二○○八年美國發生「百年一遇」金融危機,引發二○○九年全球性經濟衰退,同時,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崛起,人們才普遍意識到全球經濟金融政治格局呈現全面深刻調整。

  一九九七年第一任行政長官選舉時,全球經濟金融政治格局調整尚未開啟。從二○○二年第二任至二○一二年第四任行政長官競選,雖已遇上全球經濟金融政治格局調整,但是,後者對前者的影響尚未反映。二○一二年第四任行政長官競選激烈而複雜,是反映香港由英國管治向中華人民共和國特別行政區過渡的內在矛盾的全面暴露。

  二○一四年是二○○八年後另一個具標誌性意義的年份,當年,從歐洲(烏克蘭事變)到中東(ISIS崛起),國際地緣政治發生一系列重大事變。二○一六年是又一個具標誌性意義的年份。先是英國公投脫歐,接着美國總統大選、特朗普「殺入」白宮,標誌着西方主導的自由主義國際秩序瓦解和西方政治體制空前危機。

  於是,二○一七年第五任行政長官競選較五年前更複雜激烈,既反映香港回歸內在矛盾繼續暴露,更是折射全球結構性調整進入新階段。我相信,幾十年後相關檔案解密和相關人士發表回憶錄,將提供關於二○一七年第五任行政長官競選的內幕,會證明全球政經結構調整如何影響香港這次行政長官競選。

  怎樣建設未來的香港

  眾所周知,香港的傳統核心價值是依附於香港自二戰結束以來長達約半世紀裏,完全或主要依靠西方經濟政治而取得的成就。所謂「超級聯繫人」的自我評價,是建立在上世紀最後五十年全球經濟金融政治格局中的香港定位。中國與西方國家、尤其美國的關係在變,香港作為中國的一部分,怎麼可能不相應地調整自己在中國與西方之間的傳統定位?

  以上三個問題,關乎香港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四位建制派行政長官參選人如果圍繞這些問題展開深入辯論,這一次行政長官競選就是理性的、健康的、富有建設性的。既能展現建制派參選人「明白行政長官的職責,明白國家的要求,明白香港市民的希望」,也有利於「通過選舉團結港人,帶領港人向前走」,有助於在長遠形成高度文明的選舉文化。

  資深評論員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