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評論 > 正文

貼近市民 聽懂民意/何 曉

時間:2017-01-23 03:15:53來源:大公網

  自宣布參選後,前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就經歷了從高官到普通人的身份轉變。前36年,她在社署、民政事務局、發展局等出任要職,直至本月十六日,獲國務院批准辭去公職。

  宣布參選後,林鄭上周五首次落區,到南區接觸市民聆聽民意。其間有市民與她合照及主動上前握手,獲街坊熱情打氣。與市民接觸對林鄭並不陌生,她早前做過社署署長,多有接觸基層人士。有政圈人士表示,她長年接觸地區婦女組織,與之建立了親密關係。若說前後變化,恐怕就如她所述,這些年很多時候落區,但很少以個人身份接觸市民。

  一位特首若得不到社會廣泛支持,即便勝出了選舉但輸了民望,施政會相當困難。林鄭心裏很明白。2007至2012年出任發展局局長期間,她民望高企,是特區政府中民望最高的問責高官。成為政務司司長後,在政改爭拗、「佔中」、鉛水風波等事件中,表現冷靜鎮定。最近幾年政府施政,是伴隨着社會環境的變化,矛盾的突顯及人心的撕裂。兼顧各方利益,團結社會,是政府和官員面對的挑戰。

  林鄭本就出身基層,過往為官時重視基層和福利。上周落區期間,有市民借機向她表達訴求,其中包括房屋、交通、青年等問題,都是香港社會目前面對的尖銳矛盾。這也表現出市民求變的心態。除了有能力將政策很好地解釋給市民,會聽取市民的呼聲,重視思考分析來自基層最直接、最真實的信息,實不可忽視。另一方面,無論誰當特首,亦都會面對立法會及政黨政治,需要協調平衡各方訴求。

  好的政策應延續,不好的政策應改進或廢除,相信這是普羅大眾最基本的心聲。林鄭表示,會爭取廣泛的社會支持,不局限於基層,但不會因爭取民望而採用民粹手法。推動社會進步,考驗的是政治家的政治智慧和倫理。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