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評論 > 正文

非法「仲裁」難撼中國維護主權決心/張敬偉

時間:2016-07-13 03:15:43來源:大公網

  南海仲裁結果昨日公布。中國的態度始終是不參與、不接受、不承認、不執行。因而,無論菲律賓如何鼓噪、美國如何拉來盟友搖旗吶喊,中國早就亮出了底牌。當然,這也是中國的攤牌。

  在此情勢下,南海仲裁顯然就是一場沒有意義的、以法律名義逼迫中國的地緣政治遊戲。中國前國務委員戴秉國在參加「華府論戰」(中美智庫南海專題研討會)時說得更加透徹明白,仲裁結果就是一張廢紙。

  中美南海對峙持續加碼

  這張廢紙,帶來的負面效應卻是多方面、全方位的。首當其衝,南海局勢變得更加風高浪急,中美之間的南海對峙將會持續加碼,中國高調在南海地區軍演,以昭示中國保護國家主權的決心和意志,就是明證。南海裁決,可能是引發南海地區地緣政治危機的轉捩點。伴隨?形勢的發展,如美國航母艦隊和飛機繼續在中國島礁周邊「一米線」內游弋,美國和其盟友繼續向中國施以道德主義的高壓,也許中國會在本國主權範圍內實施更為有效的軍事防控舉措,甚至不排除在南海設置防空識別區。這就是南海仲裁的本質,由美國主導,對華逼人太甚,帶來的後果就是中國的強力反制。

  當然,這也許是美國希望看到的——逼中國出手,然後動員一切可以動用的亞太盟友,對中國實施全面的戰略壓制。但是,這麼做的代價太大,後果很嚴重,中美兩個大國可能由此引發一場零和的太平洋戰爭。如果白宮的亞太再平衡戰略是這樣的,那麼奧巴馬就可能誤了美國人民,也忘了當年入主白宮的初心——此人是為了成就林肯總統那樣的偉業,是為了將美國從危機泥潭中拉出。向中國發動一場「你死我也不活」的戰爭,絕非奧巴馬所願。

  美國還有脫身的機會。在南海仲裁問題上謹言慎行,最起碼降低調門,維持中美兩國能夠理性對話的緩衝空間,防止事態朝?危險境地演進。這樣,中美在南海的博弈,無論是美國主張的航行自由還是越界的艦船游弋,中國也可能會相對隱忍,繼續中美兩個強國在南海以及西太平洋地區各說各話、各做各事,維持「君子動口不動手」的謹慎平衡。是要激烈對抗還是維持現狀,美國須做出智慧的選擇。

  菲律賓政府遇到了大難題。前任阿基諾三世親美反華的胡言亂行,將杜特爾特政府推向了難堪境地。是被前任政府的錯誤國策繼續綁架,和中國對抗到底,還是重新回到中菲兩國協商解決南海主權爭議的中道立場上來,杜特爾特面臨?內政與外交危機難以避免的尷尬情勢。從其當選後的對華立場宣示看得出,他希望和中國就南海問題重回雙邊談判的軌道。

  杜特爾特這位個性總統,能否用個性展現政治家理性,決定?中菲關係的未來,也決定了南海的和平穩定,更攸關西太地區的地緣政治平衡。一張紙的裁決,無法帶給菲律賓更多利益,反而會為菲律賓帶來無盡的煩惱和危險。考驗杜特爾特的時候到了,而且中國對其察言觀行的時間不多。

  相關國家關鍵時刻退閃

  美國的朋友圈也很難看。幫助美國說幾句漂亮話很容易,但是無論是美國的歐洲盟友還是亞洲小夥伴,開罪中國很容易,但可能造成實實在在的利益損失。脫歐的英國已經決定要和中國擴大經貿聯繫,建立更為緊密的市場開放關係。被薩德系統套上的韓國,因為在安保上倒向美國,朴槿惠總統決定在蒙古召開的亞歐會議上對南海仲裁維持中立立場,以緩解中國對薩德系統的憤怒。東盟各國也已經分化,但非要在中美兩國選邊站,恐怕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堅持為美國幫腔到底。

  國際關係是現實、功利乃至機會主義的。沒有意義的南海仲裁牽涉進這麼多亞太國家,最終的結果卻是帶來亞太地區戰雲密布的惡果,相關國家在關鍵時刻還是退和閃。南海仲裁最終還是中美兩國的博弈遊戲,菲律賓不過是被當槍使的角色。美國要的是一呼百應的領導者感覺,而不是和中國真的血戰一場。

  當中國亮出底牌、向美國攤牌,真的強硬起來,美國也就作罷了——其實結果就是這樣。

  察哈爾學會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