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公評世界\不要錯過解決中美「籃球爭執」的時間之窗\周德武

時間:2019-10-10 04:24:22來源:大公報

  香港動盪已經持續120餘天,但是誰也沒有想到,這場由反修例為導火索而引爆的香港社會和政治危機最終會波及到美中兩國的籃球交流。恐怕最發達的大腦、最豐富的想像力也難以將香港殺人犯陳同佳與NBA扯上關係,這為「蝴蝶效應」增添了最新的鮮活案例。

  上周五,美國火箭隊總經理莫雷發了一條「與香港一起,為自由而戰」的貼子,引發中國網民的強烈反彈,認為莫雷此舉,觸犯了中國的主權原則,希望NBA採取相應的處罰措施。莫雷很快回應稱,無意冒犯中國球迷,「這是他本人對複雜事件的詮釋方式」,似對此表達幾分歉意。於是招來美國國內的一片罵聲,譴責莫雷為了金錢而向中國叩頭。NBA總裁蕭華則火上澆油,兩次為莫雷的行為辯護,稱捍衛言論自由是NBA的核心價值,不想開罪收入的大本營─美國本土。在國家利益的剛性面前,中方只能暫停NBA的所有合作。據估計,中國市場收入佔到NBA收入的10%,預計到2030年將佔到20%。但莫雷事件無疑給此預測帶來了不確定性。

  美國在此次香港動亂中幾乎是赤膊上陣。美國高官毫不掩飾地頻繁會見香港反對派,為他們撐腰打氣。美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稱,香港的抗議運動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前國務卿希拉里在推特發聲,「支持香港為自由和民主而戰」。美國總統特朗普更是把香港問題的解決方案與中美貿易戰掛起鈎來,稱中國要想達成貿易協定,必須對香港示威者「人道一點」。美國主流媒體也是一邊倒地支持香港街頭的暴力抗議活動,直到這兩天,香港出現了大規模的黑色恐怖,西方媒體才有所收斂。

  體育和政治從來都難以完全切割。在冷戰時代,美蘇兩國把體育作為政治工具大肆應用。例如,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以蘇聯侵略阿富汗為由,抵制了1980年7月份在莫斯科舉行的奧運會。作為反報復,以蘇聯為首的東歐等國抵制了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2018年國際奧委會做出決定,因索契冬奧會使用違禁藥,禁止俄羅斯參加在韓國舉行的冬奧會。但更多人傾向於「把這件事件視為西方世界和俄羅斯因2016年干預美國大選等問題導致的緊張關係的延伸,而非單純的體育違規問題」。今年8月底,在日韓關係陷入僵局之際,韓國國會下屬的文化體育觀光委員會通過了相關決議,要求日本「禁止作為侵略和戰爭象徵的旭日旗,帶入奧運會的賽場用作助威的道具」。但東京奧委會拒絕了韓國的這項要求,為即將到來的奧運會蒙上陰影。

  莫雷事件還在繼續發酵,究竟以何種方式收場現在尚難預測。但有一點是明確的,體育離政治越遠,NBA的籃球事業才能行穩致遠。

  言論自由是中美兩國憲法保障的權利。但言論自由是有邊界的。NBA總裁蕭華為了討好本國國民,稱他們把籃球推向世界的時候,其言論自由的核心價值觀是植入基因的。但蕭華忘記了一點,在美國,種族歧視和性別歧視是政治禁忌,911也是敏感話題,美國無法容忍可以公開支持拉登。NBA曾經抵制過「北卡羅來納州要求變性人在如廁時只能按照出生時登記的性別」。在德國,沒有支持希特勒的言論自由,連希特勒自殺的地下室都被夷為平地,蓋上了民居,不給納粹主義留下一點物理痕跡。而飽經戰亂的中華民族對大一統的信念也是植根於血液的,任何分裂國家的言行都是不被允許的。更何況,在香港,中國的主權雖已回歸,但治權和人心的回歸還有漫長的路要走,台灣分裂之痛更是刺痛中國的敏感神經。在這節骨眼上,莫雷的言行無疑傷害了14億中國人民的感情。如果說NBA總裁連這點都無法理解,只能說進軍中國市場30年取得的成功是一個僥幸。

  中美民間外交從乒乓球開始,從而以小球推動了中美關係的大球。籃球無疑是球中之王,能否藉此實現中美關係的轉圜,取決於中美雙邊的危機管理及應對能力。中美乒乓外交的大背景是,美國欲實現聯中制俄,對中國發出的每一個信號均仔細並善意地研究和捕捉。而今天中美籃球之爭,發生在美國大力推進脫鈎戰略之時,美對中國所發出的信號做全面的惡意解讀。各種跡象表明,美國正在推出新版對華「成本強加戰略」,從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社會、文化等層面,多管齊下,全面打壓中國,中美關係處於40年來的最低點。中美之間的正常交流氛圍遭到了破壞,包括文化與體育交流領域的「節外生枝」。

  中美雙方將於明天在華盛頓舉行中美第13輪經貿磋商,但美國商務部卻在中國代表團成行前一天,將中國數家高科技公司列入黑名單,嚴重毒化了中美經貿談判的氣氛。美還在醞釀對中國涉疆官員實行簽證等制裁。如果加上美國國會正在審議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涉台法案以及《2020年美國國防授權法案》中涉華國企條款等,美國對華的全面打壓態勢山雨欲來。在香港問題上,中國國民保持特有的敏感並作必要的聯想也在情理之中。

  放下美國人的傲慢,虛心接受他國的政治和文化禁忌,以少碰和不碰這類禁忌為前提,這樣打籃球才不會犯規。希望NBA在輸出籃球運動快樂的同時,也能把接受他國多元價值觀作為新的基因。一味指責中方「把強大的市場威力作為對外國公司施壓的籌碼」,不僅無助於此熱點的降溫,不利於發揮體育對外交的潤滑作用,更重要的是對中國捍衛國家尊嚴的嚴重誤讀,從而失去快速解決此問題的時間之窗。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