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有話要說/最佳留學城市 香港擁巨大潛力\軒轅靖

時間:2025-07-19 05:01:45來源:大公报

  圖:香港高校一直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加上特區政府積極建設國際專上教育樞紐,香港在最佳留學城市排名中有望更上一層樓。

  英國高等教育調查機構QS日前公布「2026年最佳留學城市」排名,在全球150個城市中,香港從去年的排名第22,上升5位至排名第17,重返世界前20強。

  這一排名不僅標誌着香港作為國際教育樞紐地位的進一步鞏固,也反映出香港在高等教育國際化、城市吸引力和人才培養方面的顯著提升,也是「一國兩制」優勢的體現。

  香港排名上升,首先是由於高等教育質量的持續提升。QS排名中,香港在「大學排名」指標中躍居全球第7,成為亞洲高等教育體系進步最顯著的地區之一。這一成績的取得,離不開香港高校在學術聲譽、研究能力和國際化水平的提升。例如,香港大學在「2026年QS世界大學排名」躍升至全球第11,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分別排名第32和第44,而香港其他高校也有6所排名上升。這種整體實力的提升,不僅增強了香港高校在全球學術界的競爭力,也使其成為國際學生追求優質教育的重要目的地。

  「國際化」表現亮眼

  此外,香港高校在國際化方面的表現尤為亮眼。數據顯示,香港院校的國際學生和教職員工比例普遍高於全球平均水平,八所資助大學的非本地生佔比已提升至40%。這種多元化的校園氛圍,不僅提升了學術交流的廣度與深度,也讓香港成為連接東西方文化的重要橋樑。

  與此同時,香港在「學生組成」和「城市嚮往度」兩項指標中的躍升,進一步凸顯了其作為國際學生的吸引力。

  在「學生組成」指標中,香港從2025年的第55上升至第47。這一進步得益於特區政府近年來大力推動的「留學香港」品牌建設。通過擴大非本地生招生限額、優化簽證政策、加強國際宣傳等措施,香港吸引了來自85個國家和地區的留學生。這不僅豐富了學生的多元化背景,也強化了香港作為國際教育樞紐的影響力。

  在「城市嚮往度」指標中,香港首次進入全球前30,排名第29,成為緊隨東京、首爾和新加坡之後的亞洲城市。這一成績與香港在安全、文化活力和宜居性方面的優勢密不可分。作為最安全的城市之一,香港的低犯罪率和高效治理為學生提供了穩定的求學環境。同時,香港作為中外文化交匯點,既保留了傳統中華文化的精髓,又融會了不同國家種族的文化元素。

  此外,香港的國際化也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就業機會。例如,香港企業願意招聘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才,這使得留學生在畢業後能夠快速融入本地就業市場,甚至將職業發展延伸至內地及全球市場。

  然而,香港在排名提升的同時,也面臨一些結構性挑戰。首先,在「僱主活動」指標中,香港較去年下滑5位至第32,反映出本地企業對畢業生技能匹配度的擔憂。其次,儘管「可負擔性」指標較去年上升17位至第85,但香港的生活成本仍居亞洲第二,僅次於新加坡。高昂的房價、學費和日常開銷,可能成為部分經濟條件有限的學生選擇其他留學目的地的障礙。此外,國際學生對香港的整體評價較去年微降一位至第37,這一變化提示香港在提升學生滿意度方面仍有改進空間。

  香港的排名上升不僅是高等教育領域的成就,更是對香港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具有積極意義。特區政府近年來將「人才引進」作為經濟轉型的核心抓手,通過「搶人才」政策吸引世界頂尖學者和青年才俊。而最佳留學城市的排名上升,則有助吸納更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培育切合香港和國家發展所需的人才。

  向非本地生提供更多支援

  香港要在最佳留學城市中保持競爭力,絕不能滿足於現狀。首先,可進一步優化高等教育與產業需求的對接機制。其次,可加大對教育財政的投入,探索多元化籌資模式,緩解高校因公共財政壓力導致的資源緊張問題。同時,可考慮通過稅收優惠、住房補貼等不同支援,降低非本地學生的經濟負擔,讓更多優秀人才能夠安心在港求學。

  香港重返最佳留學城市前20強,既是其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展現特區政府在建設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打造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的努力成果。隨着粵港澳大灣區的深度融合和全球人才競爭的加劇,香港有望在「留學目的地」的賽道上走得更遠,成為全球教育創新與人才匯聚的典範,「留學香港」的「金字招牌」將擦得更亮。

  智庫研究員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