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國際觀察/德總理頻訪亞洲的真正原因\宋魯鄭

時間:2022-11-29 04:24:28來源:大公报

  11月表現最受關注的世界領導人除了中美兩國元首外,還有德國總理朔爾茨。他上任還不到一年,三度到訪亞洲,全球也立即感覺到德國外交的變化。特別是他11月份在極短的時間內訪問中國、赴印尼參加G20峰會並在此之際訪問越南和新加坡。要知道中國是G20成員國,新加坡一直是G20的與會國,但他仍然選擇單獨訪問。這對於西方一個很有分量的大國,確實非常罕見。

  面對世界的關注,11月21日朔爾茨在《南德意志報》主辦的經濟論壇上表示,世界正在日益多極化並發生根本性的結構重組,歐洲和北美國家能夠享受世界上最好經濟──「穩定的增長、低通脹和高就業率」的美好時光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相反,亞洲國家專注發展,依託區域經濟組織,正在穩健發展。

  能讓一個日理萬機的大國領導人頻頻造訪同一區域,當然是國家利益需要。以中國為例,德國運動品牌阿迪達斯(adidas)中國業務佔比為21.6%,化工企業Covestro的佔比為22.3%,而大眾汽車的中國業務佔比更高達40%。寶馬2021年在中國的銷售佔全球總量的三分之一。中國市場對寶馬的重要程度是美國的兩倍以及法國的十倍。

  再看西方眼裏一向是落後國家的越南。德國是越南在歐盟國家中最大的貿易夥伴,其與越南的貿易額甚至高於荷蘭。所以今天德國外交的改變顯示的是世界大趨勢:西方要想繼續發展和繁榮已經離不開亞洲。

  西方失去全球政經支配地位

  眾所周知,西方過去數十年來經歷了大規模的去工業化,亞洲和西方形成了生產與消費的關係。但德國非常不同的是,它沒有搞去工業化,製造業仍然發達,而且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高達24%。所以德國外交變化的意義在於亞洲不僅是世界工廠,還正在成為世界最重要的消費市場。亞洲對西方和世界的意義和作用正在發生質的變化。德國只不過是春江水暖,也不會是唯一一個。

  亞洲經濟在全球的比重一直在高速增長,2020年,亞洲經濟世界佔比首次超過50%。隨後的新冠疫情更凸顯了西方對亞洲的高度依賴。經濟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所有實力的基礎,它決定着政治、軍事、科技、體育甚至軟實力。2019年,中國全球專利申請第一次超過美國,這也是美國第一次失去這個位置。2021年中國有效專利數量又首度超越美國。2010年中國才有第一家企業贊助世界盃足球賽。到今年中國企業已超越美國企業,成為卡塔爾世界盃最大贊助商。這都是以經濟實力為基礎的。

  顯然,傳統上以發展中國家為主體的亞洲崛起預示着西方正失去對全球政治和經濟的支配地位。

  這一次德國總理朔爾茨到印尼參加的G20會議本身也是這種趨勢的寫照。G20領導人會晤機制是在2008年美國的金融危機引發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和全球經濟危機的背景下建立起來的。也是歷史上第一次大量新興國家成為創始國並和發達國家一起解決面臨的全球經濟問題。在此之前,西方七大工業國的年度會議就決定了全球經濟事務。但2008年的危機令西方意識到它們已經無力獨自解決了,必須聯手廣大的新興國家,這其中亞洲國家超過四分之一。十多年過去了,亞洲繼續高歌猛進,西方則弊病纏身,活力不再。

  朔爾茨的外交改變還向世界發出了一個積極的信號:展示了一個西方國家與迅速發展的亞洲的相處之道。

  中國、越南、新加坡、印尼和德國有着不同的文明背景,政治制度和價值觀也有明顯差異。但雙方是以平等、尊重的方式交流和對話,頗有求同存異之感。雖然朔爾茨也談到了西方關注的所謂「人權問題」,但已經沒有過去常有的威脅、說教的味道,算是由他改變了西方「三人行,我必為師」的風格,也是雙方不同的發展狀況所決定的。

  當然朔爾茨只是先行者,西方的這種慣性的改變仍然需要時間。卡塔爾世界盃,一些西方國家又舊病復發,以至於國際足聯主席因凡蒂諾都看不下去,以自己一家早年身為意大利人在瑞士受到的歧視為例,痛斥:西方人在開始給別人上道德課之前,我們應該為過去的3000年道歉。

  東升西降是歷史趨勢

  作為西方重要政治人物,朔爾茨當然知道歐美弊病何在,也知道無解,否則他也不會發出「美好時光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的感嘆了。如果有解決之道,怎麼可能會一去不復返了呢?他現在嘗試的是通過外部,即與迅速發展的亞洲密切合作和聯結尋求脫困方法。在這種情況下,他已經喪失再為人師的資格和底氣,作為一個還算務實的政治人物,他既要接受亞洲的崛起,更要以平等、尊重的方式與亞洲打交道。

  或許有人認為德國總理的亞洲行有特殊的偶然因素,即俄烏衝突。認為德國失去俄羅斯穩定和廉價的能源之後,它的製造業難以維繫,而不得不轉向亞洲。客觀而言,俄烏衝突確實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但它只是一個導火索、助推器,根本的還是幾十年以來的東升西降趨勢。這場衝突不過是壓倒西方的最後一根稻草。而且從歷史上看,俄羅斯和歐洲的關係起起伏伏,合作與對抗交織。2011年11月8日,俄歐領導人在德國共同慶祝北溪一號運營,當時俄歐一家親的照片傳遍世界。現在雙方則陷入對抗。以史為鑒,雙方恢復正常也是轉眼間的事。所謂藉俄烏衝突擺脫歐洲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只是個假議題。

  所以對於德國來講,這場衝突只是一個偶發因素,也不會長期持續,但東升西降卻是歷史趨勢。因此,反思自我,尋求解困之道才促成了德國總理轉向亞洲的外交改變。

  旅法政治學者、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