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政策思考/加強醫社合作 優化精神健康服務\田詩蓓、夏楠

時間:2022-10-08 04:23:58來源:大公报

  近日新冠疫情逐漸平穩,每日新增陽性個案維持約4千宗。與此同時,特區政府有序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和入境檢疫安排,為香港復常創造有利條件。

  這個過程中,政府不僅需要持續關注疫情變化,適時調整防疫措施,亦需要持續關注新冠疫情對患者和普通市民健康狀況,包括精神健康狀況帶來的長期影響。研究發現,香港市民患有一般精神疾病(如焦慮、抑鬱等)的機會,過去十年間持續上升,而疫情令情況更加惡化,有接近一半受訪者出現抑鬱相關症狀,出現焦慮相關症狀的受訪者比例也超過四成。

  然而,本港現有醫療體系已難以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精神健康需求。一方面,市民在尋求支援的過程中,往往傾向於選擇專科醫生。研究顯示,本港主動尋求專業幫助的一般精神疾病患者當中,超過半數患者會選擇精神科醫生。因此,精神科服務出現瓶頸,醫管局精神科專科穩定新症輪候時間中位數長達14至64個星期,最長輪候時間更達至97個星期。過長的輪候時間令患者有機會錯過最佳診療時機,甚至引發其他身心疾病,為患者及其家屬造成更大的負擔。

  另一方面,現時的個案數字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東華學院及香港心理衞生會曾對18歲以上香港市民精神健康狀況進行調查,結果顯示近五成受訪者可能出現焦慮或抑鬱徵狀,但當中僅有不足兩成願意主動求助。可見香港的精神健康危機實在不容忽視,長此下去可能會壓垮醫療系統,使市民難以獲得適時的支援。筆者認為,政府需要另闢新徑,改變以專科主導的服務模式,將患者疏導至合適的服務,及早接受治療。

  世界衞生組織指出,當今全球對精神衞生的需求很高,但存在資源分配過度向醫院傾斜,社區資源嚴重不足,醫療人手短缺,服務覆蓋率低等弊端。要改變這一現狀,需要對精神衞生服務體系進行重大調整,不僅需要加大投入,亦應該將精神衞生工作重心從醫院轉至社區,並加強對其他醫療專業人員進行精神健康疾病培訓,以得到更好的護理結果。

  在香港,不同專業機構和人士嘗試實踐世衞的建議,為市民提供精神健康支援服務。如香港大學醫學院精神醫學系與賽馬會共同推出的「平行心間計劃」,通過與不同非政府組織合作並設立網上平台,為大眾,特別是青年人提供便利的精神健康諮詢服務。新生精神康復會與賽馬會推出的「賽馬會情緒GPS心理支援計劃」,則以提升社會人士的精神健康管理能力及向受輕中度抑鬱或焦慮情緒困擾人士提供專業的評估及早期介入服務為目的。這些項目在實踐過程中均採用了分層護理模式,在社區為市民提供低強度介入服務,獲得了不錯的臨床效果。項目不僅減輕了公營醫療體系精神專科的服務壓力,還在服務過程中培訓了一批非精神專科專業人員在基層提供相關服務,為未來有市民可以在相關服務中受益創造了條件。

  然而,由於缺乏系統性規劃,相關服務分散。同時,由民間發起的服務如果不能獲得持續支持,隨時面臨服務中斷的風險。筆者建議政府可歸納總結相關服務的經驗,優化現有的精神健康服務模式,包括充分發揮地區康健中心/地區康健站作為基層醫療樞紐的角色,在構建服務網絡的過程中加強醫社合作,強化與「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非政府組織等提供精神健康服務機構之間的合作,建立適當合作機制,令更多有需要的市民可以在社區獲得便利的同時,減輕專科門診壓力。

  健康是身體、精神及社會適應上的完好狀態。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強調需要提高精神衞生健康服務能力,建立精神衞生醫療機構、社區康復機構及社會組織、家庭相銜接的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模式,以促進心理健康,減緩心理相關疾病發生的上升趨勢。

  行政長官李家超認同香港應加強地區精神健康服務,並照顧不同社會群組的需要,提升社會精神健康水平。期望他在即將公布的施政報告中進一步闡述相關措施,為市民提供更加全面完善的精神健康照顧服務,同時及時總結相關經驗實現「健康香港」,為建設「健康中國」做出應有貢獻。

  作者分別為團結香港基金醫療及社會發展研究主管、團結香港基金助理研究員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