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新聞背後/民主黨要回到正軌 未來才有前途\卓銘

時間:2022-05-18 04:24:02來源:大公报

  民主黨日前聚集黨內元老和成員舉行了一場「集思會」,雖然未有向外公開會議內容,但也不難猜測,至少其中一項討論要點必然有關未來是否參與區議會或立法會選舉。

  其前主席楊森在會後接受記者訪問時,就表示政黨無法與議會分割,若然不參選,就意味政黨工作僅限於地區層面,故希望民主黨能繼續以「和平、理性、做實務的反對黨」為自身定位,用行動監察政府,並在「一國兩制」、支持和尊重基本法及國家主權的情況下,努力為港人爭取民主自由。

  楊森所說的期望對一般政黨而言,其實不算特別,但對現在的民主黨來說,這確實只能稱得上是「期望」。一個政黨的影響力跟自身的議席數量成正比,選不上姑且不論,但若然是自己執意不選,那無疑是一條自戕之路。

  去年底的立法會選舉,民主黨部分高層及幕後大佬出於不同理由選擇「杯葛」,甚至不擇手段阻止、恐嚇、打壓新世代參選。當時個別成員支持某黨外人士參選立法會,而且有人只是「路過助選」,卻隨即遭到革除、凍結黨籍的嚴重處分。霎時間全黨籠罩冷蟬效應,再無人敢說參選。

  但民主黨搞這麼一場「大龍鳳」在黨內製造白色恐怖,最後又換來什麼?立法會選舉沒有因為民主黨的「杯葛」而受到任何影響,90名議員順利上任,並高效發揮議會功能。另一邊廂的民主黨,不足半年時間內沒聽見有什麼新政績或新方向,倒是多間傳媒先後報道民主黨已彈盡糧乾,財政情況只能多支撐一年。

  以往民主黨的收入來源主要有兩方面,一是議員薪酬上繳,二是各種不同形式的籌款。過去一年區議會爆發離職潮,其中也包括多名民主黨區議員,勢對收入構成影響。而且民主黨還要應付被捕黨員數以百萬計的法律開支,說得不好聽一點,這些人對民主黨來說形同負資產。而現在因為疫情原因,民主黨又難以再大規模向公眾籌款,遑論用激進標語來吸引支持者。

  民主黨去年「杯葛」選舉的決定,看來除了把自己推上絕路以外,根本沒有發揮出任何作用,不能不說是諷刺。

  一個過去風光一時的政黨,竟然淪落如今至無議席、無公信力、無影響力的「三無」政黨,只能說是咎由自取。假如民主黨當初沒有背棄創黨初衷,走向激進極端的路線,沒有倒向境外勢力和反中亂港分子,成為亂港的棋子和炮灰,沒有打壓黨內不同意見,為着一班「大佬」的個人利益,而犧牲新世代的參選機會。也許現在在議會內,我們仍然可以看見民主黨議員的身影,民主黨也絕不致落得如斯下場。

  民主黨出路何在,其實再清楚不過。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下的新選制具備政治包容性,五光十色。從去年的立法會選舉中,我們可以看到候選人來自不同的政治團體、派別。在新選制下,民主黨仍然可以如楊森所言,用和平、理性、做實事的態度監察政府,但前提是必須放棄過往凡事與特區政府對着幹的方針,真正回歸擁護「一國兩制」、基本法和國家主權。

  成也敗也,不過一念之差。目前民主黨內部似尚未對其前路有定論,主席羅健熙甚至說已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與黨友傾談,也有人透露黨員普遍對「集思會」不太積極。這表示民主黨已處於決定其命運的十字路口上,若然在亡黨危機面前,黨內高層仍然執意要走一條注定沒有前途的路,結果已再清楚不過,民主黨將會徹底成為歷史。這不只是對民主黨的教訓,對於其他的政黨而言,也是一個反面教材。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