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慧言真語/香港防疫還有哪裏可完善?\王惠貞

時間:2022-01-24 04:24:51來源:大公报

  自新冠疫情爆發,至今兩年。記得2020年初,有朋友出差內地坐高鐵返港,在西九龍高鐵站被工作人員要求檢測體溫。當時內地疫情基本上只在武漢,但香港的反應和應對,可謂及時,體現了未雨綢繆的危機意識,值得稱讚。

  疫情肆虐全球已足足兩年,多國出現大範圍大規模感染,而香港感染人數累計13000多例,死亡200多例。死亡率1.64%,比世界平均新冠死亡率1.8%要低,這也算一點小小慶幸。

  但自新年伊始,違規的國泰機組人員帶來一波全港性感染群組,直至近幾天葵涌社區大規模爆發,僅僅一兩日就發現逾百宗確診病例。香港的第五波疫情真正殺到。全港市民、商舖、學校等,均因此受拖累──禁止夜晚堂食、關閉康樂設施等等臨時措施要一直到大年初三。昨日再有防疫專家指,年初四後開放無望,並指這一波疫情可能要持續兩三個月。

  市民欲哭無淚。本來春節是市民走親訪友、歡聚一堂的大好時光,也是許多公司尾禡、年會的時段,況且香港被疫情困住已經兩年,亟需提振市場和市民信心。若無這一波疫情,香港本地經濟的內循環尚可借過年增加一些活力。但看看眼下:

  向來以不夜城著稱的香港,入夜之後,街頭店舖關門、行人寥寥。平日人群熙攘的銅鑼灣中環,到了夜晚寂靜寥落,商場、店舖大門緊閉,門可羅雀。零星的行人匆匆而過,無心逛街,也無店可逛。

  疫情帶來的這一幕幕市面冷清寒淡,令人痛心。而因多條傳播鏈源頭不明及防控不力,致疫情多了不少未知數,令人擔心。而要更加有效快速控制疫情,則需要政府和各界的齊心、決心。

  冷靜檢討香港防控疫情,很多地方或可做的更好。比如,葵涌逸葵樓出現超級傳播,政府最初只要求全幢大樓居民強檢。然而,檢測報告還未出,社區市民已經可以自由活動,於是有人去買菜,有人去上班,甚至有人乘機逃亡。拖了一天,政府才宣布全幢大廈居民禁足五天封閉強檢。這足足延遲的一天,是否有病毒隨外出居民在全港走了一圈?究竟多大一圈?無從追蹤,又成隱患。

  再比如,檢測速度問題──被封閉強制檢疫的逸葵樓住戶反映,頭天下午4點做了核酸檢測,直到第二天早晨還未收到報告。後來說可以到社區運動場做檢測。然而有市民一早到樓下檢測,發覺在寒風中,已有不少長者在排隊,卻被告之由於工作人員未到,需要先回家等候。

  另外,香港檢測方法是一人一檢。這也大大影響了檢測速度。內地檢測有許多可學習借鑒的經驗,比如二三十甚至五十份樣本混檢,結果如呈陰性則三五十人均OK;如果發現陽性,則再針對這個群組再做檢測。這樣可大大加快檢測速度。所以內地一個千萬人口城市,差不多一周就全部完成檢測。這個混檢辦法,已經證實高效可行。香港為什麼不借鑒呢?

  再者,疫情已持續兩年,一些部門似乎仍各自為政,在處理疫情問題仍以不「踩過界」為行動準則,協調性明顯不足。非常時期,亟需成立「防疫抗疫專責小組」,統一指揮、統一部署、統一行動,以發揮群策群力效能,統籌各部門合力抗疫,共克時艱。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香港九龍社團聯會會長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