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新聞背後/新疫情再證「與病毒共存」不可行\卓 銘

時間:2021-12-02 04:28:11來源:大公报

  新冠變種病毒株Omicron自發現以來未夠一個月,已在全球造成新一輪疫情恐慌,雖然Omicron的傳染性、病徵嚴重程度仍然未有定論,但出奇的是,不少過往一直鼓吹「與病毒共存」的國家,已極速收緊入境政策,甚至「鎖國」。

  觀照各國的應對措施,最嚴厲的就是「鎖國封關」。比如以色列,因為出現4宗確診病例,成為全球第一個「鎖國」的國家,兩周內暫停所有外國航班入境;日本亦緊隨其後,禁止所有外國遊客入境,但即便如此,日本還是失手錄得2宗新變種病例。

  至於其他措施,大多為加強入境檢測,並限制部分非洲南部國家遊客入境等,例如美國,禁止了來自8個非洲南部國家的旅客入境;英國也宣布所有入境者必須接受檢測,同時禁止非洲南部10個國家的非英國居民入境;加拿大方面亦對所有曾到非洲南部7個國家的旅客採取「封關」;澳洲則禁止非洲南部9個國家的非澳洲公民入境,並要求國內曾到有關國家的居民隔離14日;新加坡亦要求旅客提供核酸檢測陰性結果和自費進行抗原檢測,並延遲對部分非洲國家的疫苗通道計劃。

  「共存」實為消極應對

  從Omicron病毒株發現至今不足一個月,已迅速觸及各國如此大的反應,可謂自去年初疫情剛爆發以來首見。回想不久前,不少國家抱着「與病毒共存」的想法,不待國內疫情完全受到控制,便忙不迭地重新開放經濟活動、放寬驗測,甚至取消口罩令和社交距離限制。但如今一個Omicron變種,便紛紛關上國門不想再與病毒「共存」,足以說明「與病毒共存」的說法根本是不切實際的。

  所謂「與病毒共存」,說到底不過是某些國家的政客出於惰性,缺乏應對疫情的通盤計劃,又迫於重啟經濟活動的壓力,於是美其名曰「共存」,覺得只需靠疫苗就會自動解決疫情,因此當有更高變異性、疑似更危險、疫苗無法抵禦的病毒株出現時,他們便立即原形畢露,最終還是只能回到嚴防嚴控的方法。

  國家衞健委新聞發言人日前表示,Omicron變種在部分國家和地區擴散,全球新冠肺炎日新增病例已接近上一輪疫情高峰水平,令國家內防輸入壓力持續加大。發言人強調,要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防控策略毫不動搖,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的影響。他又提到,要加快老年人與3至17歲群組的疫苗接種工作,推進重點人群加強免疫工作。

  由這裏已能看出,中國與外國政府在應對疫情時的重大差異。從內地發現新冠疫毒開始,中央一直採取嚴謹的防控措施,不只要求全民戴口罩,而且推動全民檢測,並且嚴格規管海外入境人士的隔離安排,務求追蹤到最微細的傳播鏈,甚至毫不猶豫展現「封城」的勇氣。其結果毋庸贅言,中國以全球最快的速度實現經濟復甦,至今近兩年,對比疫情此起彼伏的其他國家和地區,中國疫情一直穩定受到控制,維持動態「清零」。

  對香港來說,這也是一個活生生的教訓。過去一段時間,本港也不乏這種要「與病毒共存」的聲音,但經歷今次Omicron變種的突襲,看看那些國家手足無措的模樣,再看內地的抗疫態度,中央政府始終如一,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動態「清零」的策略,Omicron即使是一個潛在威脅,也能以不變應萬變,繼續穩如泰山。

  特首林鄭月娥日前到訪武漢時,盛讚內地的抗疫工作,直言「沒有其他一個國家,沒有其他一個地區,能做到我們國家的抗疫工作。」她又提到由於內地醫護的貢獻,50多萬從內地回港的人次全數錄得「零感染」,與海外回港的確診人數形成強烈對比。

  「動態清零」不可動搖

  香港的抗疫工作有內地作為最堅實的後盾,可謂全無後顧之憂,不必擔心物資短缺或國內出現不明傳播鏈,因此,香港防疫策略其實已經相當簡單明瞭,就是做好自己。港大醫學院微生物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及其團隊日前已成功分離出Omicron病毒株,為亞洲首個成功的科研團隊,事實證明香港絕對有足夠的能力抵禦新變種病毒的攻擊,因此決不能在此時猶豫,走外國已印證了失敗的「與病毒共存」之路。

  當然,特區政府也必須提防其他國家出現反彈的可能性。畢竟總有一些國家堅持己道,比如美國雖然禁止了來自8個非洲南部國家的大部分旅客入境,但總統拜登拒絕全面封關,而且還只是「呼籲」民眾戴好口罩、接種疫苗,並大派定心丸說美國終會戰勝新型病毒株,白宮新聞秘書也表示美國人不應改變他們的假期旅行計劃。

  至於英國,儘管當地政府猶豫不決想要實施封關和重推口罩令,但仍遭到保守黨議員批評,強調英國必須學會「與病毒共存」,更稱這是唯一的出路。如此看來,英國在接下來一段時間,似乎要被迫與Omicron共存了。

  至今為止,美英兩國的抗疫表現如何,全世界已經有目共睹。對於香港特區政府來說,現時內地與本港的「通關」安排正逐漸步上軌道,香港決不能在這個關鍵時刻掉鏈子,尤其目前本港已發現4宗Omicron病例,稍有差池,過去多日的努力將功虧一簣。政府必須繼續推動全民疫苗接種、嚴格執行海外人士的隔離安排,加快推動「港康碼」,以對接內地防控機制,爭取早日「通關」之餘,也是為了保護市民的生命安全。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