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提高大灣區青年的獲得感/李鳳亮

時間:2019-06-21 03:15:19來源:大公報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是新時代推動形成我國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重大舉措。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青年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作用,他強調,港澳青年發展得好,香港、澳門就會發展得好,國家就會發展得好;要為港澳青年發展多搭台、多搭梯,幫助青年解決在學業、就業、創業等方面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創造有利於青年成就人生夢想的社會環境。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

  如何進一步發揮青年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作用,讓青年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積極力量,我們認為,必須關注粵港澳大灣區特定文化、心態與傳媒環境這三大要素對青年的形塑作用。

  引導三地青年加強文化交流

  第一大要素是文化。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國運強」。文化是凝聚力、創新力、發展力的基礎,是粵港澳大灣區經濟中「軟實力」的重要體現。構建穩定的文化共同體以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穩健發展,是粵港澳大灣區得以持續發展的現實需要。

  大灣區11城市歷史淵源深厚,承襲着嶺南文化、廣府文化、閩南文化、客家文化,同屬珠江三角洲文化圈,同是中華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16、19世紀起,澳門、香港相繼被葡萄牙和英國侵佔後,港澳兩地成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橋頭堡,中西不同文明、不同文化在此交流交匯交鋒,漸次形成了中西文化雜糅的格局,但整體來看,中華文化仍然從根本上塑造了粵港澳大灣區人民的心理特徵和精神風貌,給予大灣區最基礎、最深層的精神養料。

  我們對300名到內地求學、工作的香港青年和300名香港在地青年進行調查,比較發現,相比於香港在地青年,到內地求學、工作的香港青年對於中華傳統文化具有更強烈的文化認同,且來內地的時間越長,和內地人的交往越多,文化認同感越強。因此,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我們一方面要注意發揮青年群體在文化傳承、文化交流、文化融合的主體作用,另一方面也要根據不同文化地域青年群體的特點合理引導,讓三地青年充分發揮人緣相親、地緣相近、文緣相同的優勢,加強文化交流,促進粵港澳大灣區不同城市之間的文化合作。

  加強支援特定青年心靈建設

  第二大要素是心態。這裏主要講社會心態。社會心態反映特定環境中的個體在面對某種利益訴求或者重大事件時所產生的思想發展趨勢以及情感價值,不僅僅是單純的精神領域內的觀念意識問題,本質上其實是社會發展狀況在心理上的反映。在政治、經濟及文化等現實因素的影響下,社會心態是社會群體中不同個體在相互作用中形成的,且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發展,包括認知、情緒以及態度的變化。民眾的社會心態會影響社會整體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從而影響國家經濟和政治發展,並影響國際社會對國家形象的認知和評價。

  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掌握技術、資訊的青年群體對其他群體的影響以及對家庭的反哺作用不容忽視,因此,青年群體社會心態的方向正確與否、發展穩定與否在粵港澳大灣區有效、有序的建設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不容忽視。

  在過去的一年中,我們對600名香港青年進行了持續調查。結果表明:香港青年社會心態表現出顯著的性別差異,具體表現為男性的社會心態顯著地優於女性。家庭收入水平、家庭生活水平不同的青年的社會心態也表現出明顯的差異,收入、生活水平越高,青年的社會心態的得分越高。因此,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一方面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我們要為港澳青年發展多搭台、多搭梯,幫助青年解決在學業、就業、創業等方面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創造有利於青年成就人生夢想的社會環境。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加強大灣區青年自身的心靈建設,針對大灣區不同城市、不同青年群體的心態特點予以心靈建設和心理輔導,可以嘗試把關注的重點放在女性青年以及低收入青年,通過觀察、預警等方式,培育健康、積極的社會心態,為粵港澳大灣區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第三大要素是傳媒。大灣區是各路媒體的聚集地,也是各路媒體的聚焦地。來自不同政治背景、文化背景、商業背景的媒體一方面可以以極快的速度將有關大灣區建設成就的信息傳播到世界各地包括本地的青年群體,另一方面也可以以極快的速度將有關大灣區建設中的問題信息甚至是負面信息傳播到世界各地包括本地的青年群體。

  因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媒體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尤其是要關注媒體對青年群體的影響,持續、深度調研大灣區青年人的媒介使用、社會心態和認同傾向,將政策實施、媒體類型、傳播內容與青年的興趣和心態相結合,通過正面引導,不斷增強青年群體對粵港澳大灣區的存在感、認同感,提高灣區青年的獲得感、幸福感,鼓勵青年群體為灣區建設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南方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深圳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