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島內選舉成為綠營「照妖鏡」/蘇 虹

時間:2019-05-13 03:17:39來源:大公報

  圍繞即將到來的台灣島內選舉,民進黨各路人馬粉墨登場,或褪去平時溫文爾雅的假斯文,或甩出不擇手段的怪招,或採取潑婦式罵街,或露出圖窮匕見的兇相……總之為了選舉,民進黨政客醜態百出,於是乎,島內的選舉成為了「照妖鏡」,讓民進黨許多妖蛾子紛紛原形畢露。

  早有人預料,蔡英文、賴清德攤牌是遲早的事,但恐怕連蔡英文也始料未及的是,她與賴清德不僅攤牌,而且會這麼快就徹底反目。

  今年3月16日,新潮流系的精心布局,島內4席「立委」補選民進黨贏得台南、新北關鍵2席,這成為賴清德挑戰蔡英文的本錢及良機。既然有了「本錢」,賴清德自然不會手軟。3月18日,賴清德「突然」登記參加2020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民進黨黨內初選,反手「逼宮」動作之快、動靜之大出乎很多人意料。

  對此,蔡英文當然不會束手就擒。4月8日下午,在民進黨主席卓榮泰邀請下,蔡英文與賴清德得以面對面相談。但談了一個多小時,兩人的矛盾絲毫沒有得到緩和,所以會後蔡英文強調「現任優先」,賴清德堅持「走完初選程式」。

  賴清德「參選到底」的臉書貼文不到一天,就湧入上萬留言,指控賴清德「偷襲小英」、「背叛民進黨」、「沒誠信」。在要被口水淹沒之際,賴清德公開叫板蔡英文,要蔡英文網軍停止對他的攻擊。不過,賴清德這一句話,卻意外自揭了綠營用網軍抹黑對手的老底。

  蔡英文在4月數度溫情喊話「1加1大於2」,用盡招數搞不定賴清德後,玩起了「耍賴」乃至「滅賴」的招數。從斬斷後路、曝光支持者,到號令蔡粉致電施壓表態,賴清德正逐漸走進孤立無援的絕境。經過幾個回合的搏鬥,或許賴清德現在終於明白,比起「暴力小英」,他「賴神」功力差遠了。

  綠營腐敗管不住陳水扁

  台灣地區前領導人陳水扁下台後即因貪腐受審入獄。有意思的是,就這麼一個「政治殘渣」,在島內臨近選舉時,也不忘跳出來興風作浪。

  5月4日,「保外就醫」第18次展延的陳水扁在臉書發文,用挑釁的口脗說,馬英九可以讓阿扁出來,蔡英文就要抓阿扁回去嗎?「請問蔡英文忘了10年前說要修法除罪與歷史共業的話嗎?」陳水扁還自鳴得意地說:「每到選季『扁維拉』就被消費」。陳水扁還聲稱,「阿扁不是抓回去關,而是根本不該關」。陳水扁拚命踩紅線,就是吃定民進黨當局不敢把他抓回去。

  「前台北縣長」周錫瑋通過臉書指出:「只有蔡英文,任由阿扁糟蹋『司法』;只有賴清德,敢把特赦阿扁當政見」;只有民進黨,全黨護着「貪污領導人」!為什麼會出現這樣匪夷所思的情況呢?其實答案還是在陳水扁貪腐案本身。

  2008年8月,情緒幾近失控的陳水扁女兒陳幸妤曾對記者狂吼:「蘇貞昌沒拿到錢嗎?謝長廷沒拿到錢嗎?陳菊在高雄沒拿到錢嗎?」陳幸妤痛斥民進黨政治人物都拿過陳水扁的錢,可謂點到了民進黨及「台獨」人士的「死穴」。之後民進黨內氣氛驟變,批扁聲浪戛然而止。或許正是有了這樣的「底氣」,去年10月,陳水扁公開嗆蔡英文成了「票房毒藥」「民眾有權通過選票教訓民進黨」。

  民進黨則「反咬」稱,陳水扁是「病人」,外界不必在意或是太認真去解讀他想要傳達的內容,對其「不要過多刺激」。這場酷似「狗咬狗」的鬧劇,實則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島內綠營的亂象。

  為贏大選甘當美馬前卒

  抱美大腿是民進黨的一貫作風。美國眾議院近日通過兩項涉台法案,分別是《2019年台灣保證法案》及「重新確認美國對台及對執行台灣關係法承諾」。一貫把美國視為靠山的民進黨當局自然喜出望外,少不得彈冠相慶擊掌歡呼一番。

  近年來,美國國會頻打「台灣牌」,從去年的《台灣旅行法》、《2018年亞洲再保證倡議法》到最近的這兩個法案,美不斷拋出所謂的「挺台」主張,意欲使台美軍售常態化、把台灣納入雙邊軍事演習,要求高階將官駐台,推動台灣「有意義」參與聯合國、世界衛生大會等。目的既是想用「台灣牌」給中國製造麻煩,阻撓中國的崛起。同時,也是美國企圖從台灣收取更多的「保護費」,背後的軍火商發更大的橫財。

  可悲的是,民進黨當局為了延續政治生命和實現「台獨」迷夢,甘當美國「以台制華」的馬前卒。不僅高價購買美國破舊武器,還配合美國對中國大陸的貿易戰攻勢,下令限制購買大陸電子產品和原材料。5月6日,蔡英文在其臉書上稱:「不能讓台灣貨和中國貨混淆」「將台灣置於美國報復的風險」。民進黨挾洋自重,不僅加劇了台海局勢的動盪不安,也將台灣帶向危險的境地。

  蔡英文當局這種仰人鼻息的行為,其目的不外乎有二:對島內,得以苟延殘喘,企圖贏得「下一屆」;對外界則狐假虎威,製造「美國會幫忙」的彌天大謊。可悲的是,在台灣民眾的心目中,當年的「暴力小英」已變成了「鬼扯小英」,謊話說多了,就再也沒人會相信了。包括挾洋自重這套把戲,台灣民眾早就看夠了、看透了。

  復旦大學城市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博士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