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李怡欲將香港變「仇恨之都」/張俊勇

時間:2019-03-23 03:17:56來源:大公報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王敏剛,不幸在今年「兩會」期間離開了我們。沒過幾天,《蘋果日報》專欄作家李怡,以極其刻薄的言語,在專欄寫了一篇題為《報應》的文章,當中內容對王先生極度不敬,又藉此攻擊建制中人,引起社會反感。筆者認為,李怡濫用了言論自由賦予他的權力,根本已超越了社會的道德底線,實須予以譴責。李怡與其同路人,利用傳媒散布仇恨種子,事後又不斷迴避,不肯承擔社會責任,這種行為對新聞及言論自由,以至我們的社會是否能健康發展,實在值得深思。

  李怡在文章這樣寫道:「一個在香港無足輕重的人大代表突然走了,一條簡短也是無足輕重的新聞竟有許多網民留言,有說『太多負面新聞,但今日終於有一單正能量消息,真係久旱逢甘露……有請小鳳姐!』有說『走咗一個吻肛,仲有千千萬萬個爭住吻肛。』有說『請帶多啲同路人落去陪你啦!』真是精彩紛呈,甚有觀賞性。」

  王敏剛先生是筆者十分尊重的前輩,在早年參加香港青年聯會、香港中華總商會等活動中,王先生一直提點、扶持筆者。事實上,王先生早年已投入國家建設,為國家經濟發展添磚加瓦。王先生歷任多屆人大代表,他的評論建議,都盡顯其愛國愛港本色,擔當好內地與香港的橋樑工作,履行好人大代表的職責。

  筆者完全明白,香港是多元化社會,有人欣賞王先生的工作,當然亦有人不認同,甚至出言批評。這種執著於個人的理念與抱負,敢於提出不同意見的精神,是推動社會繼續發展的動力,顯示出香港社會的包容性。這個道理筆者明白,李怡自稱「知識分子」,當然不會不明白。

  我們暫且放下對政治問題的立場,單單以人性來看,這種踐踏故人的做法,又是否符合社會大眾的道德標準呢?文章刊登至今,社會各界紛紛指出李怡的不是。李怡卻不斷迴避,只在咬文嚼字,不承認「報應論」是「抽死人水」。筆者強烈呼籲,李怡如果明白自己的錯失,就應該公開向王先生及其家屬道歉,顯示一回「文人」應有的風骨。

  李怡的專欄文章是在《蘋果日報》刊登的。本來,傳媒作為政治上的第四權,自有其新聞自由,應該加以保護,但是,報刊亦應該有其編輯立場,該報既然容許此等文章刊出,自是認同其立場,甚至視為「同路人」。筆者認為,傳媒應該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這一通篇散布仇恨的文章,已經超越了社會的道德底線,筆者不禁要問,李怡及其同路人,究竟想向社會宣揚怎樣的訊息?這種訊息對我們社會,特別是年輕人,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筆者期望,藉今次事件,社會大眾應該要好好深思,我們究竟是要向有負面影響的訊息說不,還是讓年輕一代對道德觀念變得麻木,才能讓社會更健康發展。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