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反對派趕客與市民利益作對/文滿林

時間:2019-02-15 03:18:28來源:大公報

  自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和港珠澳大橋於去年先後開通後,來港旅遊消費的內地居民人數大增。據旅發局最新數據顯示,去年訪港旅客突破六千五百萬人次,按年增加超過一成;單是去年十一月至十二月,訪港旅客數字較前年同期急增逾兩成,這明顯是受惠於高鐵香港段及港珠澳大橋兩大基建啟用,吸引更多的內地客來港觀光消費。以每名內地遊客在港平均消費二千元計算,去年訪港內地旅客有五千萬人次,總共帶來一千億元收益。這一千億元不單單是旅遊業受惠,零售業、飲食業、交通物流業等多個行業亦都受惠,同時可為本港上述眾多行業創造以十萬計的就業職位和機會。

  辱罵遊客行為「倒港人米」

  旅遊業是無煙工業,在全球各國各地都搞旅遊業,大力發展旅遊業,而且要想盡辦法絞盡腦汁吸引外國遊客,越多遊客越好,越受歡迎。因為吸引一個遊客在本地消費一百元,效益比用數百元或千元物料出口賺取的利潤更合算。在香港,旅遊業更是四大經濟支柱之一,創造的就業職位達十萬計。旅遊業興衰足以影響整體勞工就業或失業比例。當然更影響香港整體經濟發展進度。

  由此觀之,發展旅遊業,吸引更多的外來遊客來港旅遊消費,不但旅遊業界以及當局責無旁貸,作為社會和廣大市民也有一份責任和義務,支持、歡迎更多遊客來港觀光消費,以發展經濟,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香港可謂得天獨厚,無需投放大量精神氣力和資金,便能吸引源源不絕的內地遊客來港購物消費。面對源源不絕的遊客,香港市民理應以禮相待,歡迎他們到訪才是。但反對派卻出於「為反而反」、「盲反」心態,竟然發起所謂的「反水貨客」、「光復」行動,以粗言辱罵、暴力驅趕來港消費購物的內地旅客。此等辱罵驅趕遊客行為在全世界中恐怕只會在香港發生。

  反對派屢屢發起趕客事件,其真正目的就是:凡事對香港有利的,他們就反對;他們只想香港閉翳,唔想香港(市民)富貴。旅客多對香港有利,又關反對派什麼事?他們趕客的藉口及「理由」,其實是不值一駁,來來去去說內地旅客太多,阻塞行人路及道路,影響行人行車安全雲雲。難道終年霸佔深水埗、油麻地等地區天橋的南亞裔人士不也是阻塞道路嗎?每逢假日在中環、銅鑼灣等地區的行人天橋甚至是公園工橫卧道路、進行野餐的外傭,難道他(她)們不是嚴重阻塞道路,妨礙市民出入嗎?為什麼反對派只對來港觀光消費的內地旅遊作出辱罵驅趕行為,而對霸佔公眾場地的南亞裔人及外傭有所行動?由此可見,反對派之所以屢屢發起趕客行動,不是因為來港旅客數量多的問題,而是因為旅客來港觀光消費有利香港經濟發展、創造就業機會。他們就反對。只此而已,別無他哉。

  說到旅客多,香港只能排到第二,澳門才算第一。澳門去年接待旅客達三千五百萬人次,雖然較香港六千五百萬人次少了近一半,但澳門面積只是香港三十九分之一。由此推算,澳門接待旅客人次的密度遠比香港高達十多倍。若以一條街道比例,澳門約有一千名遊人,香港只有百多二百遊人。然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極少看到澳門居民或是反對派發起趕客行動。大抵因為澳門人知道旅客是「財神」,旅遊是政府的經濟支柱,最能創造就業職位,越多旅客對澳門越好,對澳門人越有利。

  其實大部分香港市民對內地遊客並無惡意及反感,認為只要大家互相容忍和相讓一下,都能相安無事。筆者長居上水近十年,親歷其由初出現水貨客,至近年「自由行」遊客與日俱增,情況肯定比東涌、土瓜灣以至元朗屯門等地區擠擁,但是居民和遊客卻很少發生衝突、爭吵及指罵事件。大抵大家都習慣了,見怪不怪和相互將就。那個靠向上水區長者免費派發禮物而當選區議員的林卓廷,多番製造事端、發起所謂的「反水貨客」行動驅趕遊客,其行為表現卻被上水開店舖做生意的人在背後唾罵不已。

  香港華人革新協會副會長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