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填海造地優於發展棕地\陳學鋒

時間:2019-01-24 03:17:54來源:大公報

  著名經濟學家、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劉遵義近日指出,中美貿易戰對香港影響不大,反而香港內部的發展問題不容小覷,建議政府合理運用財政儲備解決土地問題。

  土地供應確實是香港最為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政府必須優先解決。經過一場土地發展辯論,解決土地供應問題大致有兩個最主要的方向,一是發展棕地,二是填海造地。筆者認為,雖然目前香港擁有約700公頃的未發展棕地,但開拓土地資源,仍應該以填海造地為主要方向。

  可能有人會問,為何有那麼多棕地,仍然要選擇填海造地?這個問題應先從新界農地和棕地的現況說起。根據政府的統計資料,截至2016年底,全港約有4400公頃農地(不包括漁塘),近八成屬於私人土地。其中約700公頃屬於常耕農地,荒置的農地為3700公頃。而荒置的農地中,私人土地2930公頃,政府土地770公頃。

  至於棕地目前尚未有準確的定義,大致是已被轉變為其他用途的農地,據統計,這部分土地約有1300公頃,其中,已納入政府發展規劃的為540公頃,未規劃發展的約700公頃。棕地約佔荒置農地總數的35%,其中大部分為私人擁有。

  土地的價值因其用途而有所不同,新界的農地,如果只能用於農業發展,其土地價值很低,過去長期在每平方呎100元以下,近年出現大幅升值,升至每平方呎200至300元之間。而農地的土地用途或鄰近土地規劃發生改變,會令地價突然急升,比如去年就有傳媒報道,一幅位於元朗的農地,拍賣價升至每平方呎5000元。一旦發展棕地成為拓展土地的主要方向,新界將有大量農地價格飛升,可能土地未發展,炒家就要先賺一筆橫財。新界鄉紳梁福元去年接受記者採訪時已提出,要將未有規劃的農地每平方呎的收購價由原有的100至300元,劃一提升至1000元,才勉強可以接受,由此可見一斑。

  由於存在這樣的巨大升值潛力,一直以來都有人投資新界農地,以求暴利。直至目前,據說新界區的大部分農地,已被幾個主要的地產商屯積,而等着炒賣新界農地的又何止地產商?還有眾多中介、短期炒家等。炒高新界的土地,最終受益的也只地產商、中介和炒家,普通市民仍然要捱貴樓。

  過去幾年,政府曾經提出大面積發展新界新市鎮的計劃,包括新界東北發展計劃,但由於該片土地鄰近深圳,被反對派描繪為「益咗深圳」而強烈反對,朱凱迪及「土地正義聯盟」是反對該計劃的主力軍。其後,政府又提出近岸填海及東大嶼填海計劃,但同樣遭受朱凱迪以及反對派的反對。反對發展新界東北,又反對填海,結果只能將新增土地聚焦於屯地情況最為嚴重的地區,繼而又高呼優先發展棕地,如此發展棕地,最終的受益者又會是誰呢?

  所以,與發展棕地相比起來,填海造地顯得較為簡單,免去了棕地所涉及的複雜的土地歸屬問題,以及利益糾葛問題,亦避免了炒家和屯地的地產商從中牟取暴利。填海產生出來的土地,政府可以善加利用,直接讓普通市民從中受益。

  土地問題是香港社會面臨最為關鍵的問題,解決好這一問題,才能進一步研究經濟和民生的發展,正如劉遵義教授所言,政府有必要合理運用財政儲備解決土地問題,而談及合理運用財政儲備,填海造地無疑比發展棕地更為合理。

  民建聯秘書長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