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香港作用「不可替代」 貢獻國家大有可為/鄭赤琰

時間:2018-11-14 03:19:12來源:大公報

  由特首林鄭月娥率領160多名各界代表組成的香港訪問團,訪問深圳與北京,並參加慶祝國家改革開放40年活動。在深圳,訪問團參觀了改革開放展覽館,並出席了座談會,商討與兩地將來如何加強合作再創高峰;在北京,訪問團也得到了超高規格接待,獲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接見,並發表重要講話。

  再接再厲報效國家

  習主席強調了兩點:一是肯定港澳兩地在國家改革開放40年裏作出不可代替的貢獻;二是期望港澳今後在世界新形勢下,可以繼續對國家改革開放作出更大貢獻。他特別提到,在「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上,有港澳同胞與外國朋友可以效力的機會,也是無可多得的歷史機遇。

  此外,拜會國家發改委時,訪問團也獲悉「十四五」規劃中,會繼續開設港澳專章,賦予港澳致力推動國家發展的計劃。

  綜觀這次訪問團在訪問過程中所獲的寶貴信息:港人過去40年為國家改革開放立下了豐功偉績,今後國家將繼續深化改革開放,港人今後報效國家的機會也更多更大。前者是對港人的貢獻作出了肯定,後者是對港人作出鼓勵,要大家再接再厲。

  這次訪問之所以是中央與特區的歷史性互動,因為這次訪問對過去40年港人的貢獻作出了總結,並同時宣示改革開放的新舉措。這無疑是港澳兩個特區的天大喜訊,也是世界的一大喜訊。40年前鄧小平推行改革開放時,特意在港澳兩個中國對外門戶的鄰近地方,包括珠海、汕頭、深圳與廈門設立四個經濟特區,目的是要藉港澳拉動經濟特區發展。鄧小平特別指出:港澳實行的資本主義,有其值得改革開放借鑒的優點,當時中國社會主義還處於初級階段,除了在探索自己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外,參考港澳兩地的資本主義制度,會對發展社會主義有幫助。

  短短40年,中國的改革開放已創造出世界罕見的發展奇跡,中國由一個普遍貧窮的國家,躍升為僅次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要記得鄧小平在提出成立港澳兩個特別行政區的初衷,正是藉港澳原有的資本主義優點,幫忙推動國家發展。改革開放實踐40年,確已證明港澳在國家改革開放進程中立下了重要貢獻。鄧小平只看到改革開放頭20年的成就,沒能看到之後20年的更大成就。因此他也沒看到中美兩大經濟強國要如何相處的問題。在鄧小平的寬宏大度中,他心想國家可以容納港澳兩地資本主義的制度,並讓其優點去輔助國家社會主義制度的發展,這個實驗若能成功,也就說明兩個主義發展的空間不但在一國內可行,在國際間也可行得通。

  可是美國看到中國變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還有可能會取代她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時,便大談中國威脅;習主席以行動向美國證明,中國的社會主義不會威脅美國的資本主義,而且雙方相輔相成、共建雙贏的發展空間很大。

  就在中美正處於「貿易戰」,而且有可能由貿易延伸到軍事衝突的危機關頭,用港澳40年實踐經驗去闡釋姓社姓資有很大的互補功能,可以說港澳兩個特區是當前最有效的例證,向美國以及世界說明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可以互相配合,「一國兩制」在香港與澳門成功實踐,兩地繼續奉行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所以中國周邊奉行資本主義制度的國家,根本毋須懼怕社會主義、中國會威脅她們。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蒂爾早前接受香港媒體訪問時也表示,他從來沒有感受到中國的威脅。

  改革開放機會處處

  因此看來,在中央政府一直恪守「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原則和承諾,未有在兩地推行社會主義制度,反而向港澳的資本主義借鑒。在過去40年的改革開放進程中,香港對國家改革開放的貢獻不可替代。香港的金融制度、司法制度、土地商品化制度、教育制度等,都是國家發展的借鑒對象。金融方面,國家不單借鑒香港經驗在上海和深圳建立證券市場,還推行港滬深三地股市互聯互通;司法制度方面,還請香港的大學協助培訓內地法官;教育方面,學生交流計劃也愈做愈大。

  總體來說,過去40年來,只有中央政府擔心港人的生活資源缺乏,想方設法保障港人生活所需物資供應穩定、充足。一旦遇上金融危機,國家亦會全力支持特區政府渡過難關。由此看來,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並非互相較勁,而是相輔相成。

  這次中央藉改革開放40年之機,再次向港澳特區保證,兩地現行制度不變,而國家今後會繼續深化改革開放,港澳會有更多機會參與推動國家發展。過去40年港澳在國家改革開放進程中作出大量貢獻,今後中國要與世界分享改革開放的紅利,「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度推進,首屆進博會的成功舉行,成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促進南美、非洲、歐洲與俄羅斯等地的經貿合作,共同維護世貿多邊主義。所有這些計劃都是外向型的發展,香港是個國際大都會,在今後中國走向全球化改革開放的大計下,香港能效力的機會更大,因此,習近平在招待港澳訪問團已指明,港澳同胞要繼續發揮自己的長處,為國家為世界打造更大的福祉。

  原香港中文大學政治系主任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