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大法官確認風波折射美國亂象/顧鐮墨

時間:2018-10-15 03:16:41來源:大公報

  10月8日,隨着美國總統特朗普替最高法院大法官提名人卡瓦諾監誓,紛擾美國兩個多月的大法官確認鬧劇終於告一段落。美國政壇兩黨亂鬥,兩極化之極端,令人側目。

  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一共8名。在美國三權分立的制度下,大法官權力巨大,一個司法判決可以深遠影響美國政治和社會數十年。更有甚者,除了被彈劾和退休,大法官可以一直在這個位置上待到死。因此,委任持哪種憲法理念和社會價值取向的大法官對美國社會非常重要。

  根據美國憲法的設計,大法官本應是政治中立的。這是紙面上的事,實際操作上遠遠不能如此。共和黨總統提名保守派大法官,民主黨總統提名自由派大法官,都已經是成例。當然,在以往,總統提名一般還非常重視能力與專業,不能只注重黨派利益。此外,由於總統提名後還要經參議院確認,對總統如何提名也形成制約。雖然確認只需要簡單多數,但在2017年之前,反對者可以「拉布」,要有60票才能「剪布」。這是比較高的門檻,總統也不得不有所顧忌。

  這樣,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很多大法官一般是兩黨支持,參議院中八、九十票支持的情況並不少見。到了特朗普時代,美國政壇進一步兩極化。2016年,原大法官斯卡利亞突然死亡,共和黨人為了阻止奧巴馬提名人選,利用把國會的優勢,拒絕展開確認程序,讓大法官位置史無前例地懸空了11個月。把民主黨恨得咬牙切齒。到了特朗普上台,民主黨想用「拉布」拒絕特朗普提名的戈薩奇。共和黨則使出了「核選項」,把「剪布」降低到簡單多數(51票)。從此「拉布」就失去阻擋提名的意義了,戈薩奇也順利上任。

  新大法官動搖兩黨平衡

  今年6月底,81歲大法官甘迺迪翌月辭職退休,引起新一輪大法官任命爭鬥。甘迺迪雖然是里根總統提名的,其投票卻經常在左右搖擺,變成了關鍵一票。因此他一退,新大法官將嚴重影響大法官人選的左右平衡。他在中期選舉前辭職,被廣泛認為是出於政治考慮。甘迺迪沒有什麼身體上的理由讓他不能留到中期選舉之後再辭職,但特朗普要能確保正在進行的墮胎權案件覆核能保證有利保守派,甘迺迪則想確保自己的繼承人是自己滿意的「靠譜」人選。這是一個政治交換。從他宣布辭職開始,曾經擔任過甘迺迪助手的卡瓦諾就被廣泛看好被提名。

  對民主黨來說,卡瓦諾除了是保守派外,還是民主黨的死對頭。他曾跟獨立檢察長斯塔爾一起調查過克林頓與萊溫斯基的風化案;又在小布什競選團隊中擔任過法律顧問,參與過當年佛羅里達州重點選票的法律工作。事實上,早在2003年,他被推薦為上訴庭法官時,民主黨參議員就用「過於黨派化」為由將任命案拖到2006年。

  自從卡瓦諾被提名大法官開始,民主黨就決意把他拖下馬。可是,民主黨手中的武器有限。他們擅長的第一個是發動輿論,搞簽名,要求推遲確認程序;第二是搞群眾運動,除了在國會場外示威之外,還使出衝入會場的「佔領」和抗議行動。在9月4日到7日的參議院法務委員會的第一輪聽證會上,就有超過200名衝入會場的示威分子被捕,情況一度混亂失控。但這些在特朗普時代都沒有什麼用。

  這時,一起#MeToo事件一下子扭轉了民主黨的形勢。事緣加州一名大學心理學女教授福特在卡瓦諾可能被提名前夕,寫了一封信給當地官員,舉報卡瓦諾在1982年時曾經企圖強姦自己。福特的證詞雖有一定可信度,令人相信她身上發生過類似的事(雖疑犯不一定是卡瓦諾),但除了年代久遠之外,關鍵地方都非常模糊,就憑這些難以認定卡瓦諾就是元兇。他本人此前從未發生過被女性投訴之事,反而有眾多同學同事為他做品格證明。正如他所言,單憑一個無法證實的指控,就去否定他三十多年的努力,這也是不公平的。

  民主黨暗箭傷人反害己

  讓一個有強姦嫌疑的人當上大法官,這還得了?民主黨頓時找到了利器。可是接下來,民主黨的操作又非常醜陋。加州民主黨參議員范士丹坦言早在7月30日收到福特的信,卻一直壓下不表。直到9月12日,即法務委員會的聽證已經開過了,將要投票,范士丹才把信件轉給FBI,一邊要求FBI調查,一邊要求參議院法務委員會再次聽證。這種過於精明的政治計算惹來很大的反感,就連自由派傳媒也非常不滿。

  事發後,卡瓦諾當即要求到國會解釋,民主黨又使出拖字訣,堅決不允許,要求FBI先調查。總之能拖多久就多久,希望把確認法官程序推到中期選舉後。到了撐不住要召開聽證會上,民主黨議員又集中攻擊和羞辱卡瓦諾,絲毫沒有尋找真相的誠意。共和黨議員格雷厄姆怒斥民主黨人的一幕之成為整個聽證會的精華,正是由於民主黨參議員「鋪墊」之故。

  聽證會後,原先態度曖昧的亞利桑那州共和黨參議員弗雷克要求推遲一周投票,好等FBI可以介入多做一次背景調查,在形式上滿足民主黨的要求。這時,民主黨的焦點放到了在作證時,卡瓦諾「過於黨派化」和「情緒化」,因此不適合做大法官,更顯得無事生非。於是原先猶豫的共和黨人紛紛轉態,最後以史上最接近的票數確認了卡瓦諾。

  民主黨打出#MeToo牌,原意除了阻擋卡瓦諾之外,還有動員選民在中期選舉站出來的動機。但這是一把雙刃劍,它可以刺激民主黨選民,也可以刺激共和黨選民。根據民意調查,民主黨搞砸了,民主黨原先被看好的形勢反而下墜了。當然,這次事件最大的輸家,依然是被進一步極端化的美國政治本身。特朗普在集會中嘲弄福特,民主黨醞釀着奪回國會後就彈劾卡瓦諾。美國兩極化政治與仇恨政治越發走向墮落。

  旅美學者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