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從多角度認知中非合作\徐貽聰

時間:2018-09-08 03:16:42來源:大公報

  剛剛結束的中國和非洲國家的合作論壇峰會,成果豐碩,影響巨大、深遠。

  綜合各種報道,全世界都給予了此次峰會以極大的關注和積極的評價,我們當然有理由為此感到高興和滿意。

  中國歷來從長遠看待非洲和與非洲的合作,歷史證明,這個做法是正確的,眼光是遠大的。縱觀當前和今後的世界格局和發展趨勢。我們更有理由堅持這樣的觀點,即應該從政治、經濟等多個角度的長遠需要認知非洲這個大陸,有預見地安排和處理我國與其的全面關係。

  筆者曾經做過我國與其他一些國家關係的工作,但沒有從事過中國與非洲關係的任何事項,以一個「局外人」的身份和名義講這種關係,只能是膚淺、簡單,不過還是想說說心裏的所想。

  非洲是一塊整個大陸,陸地面積超過3000萬平方公里,是我國的三倍;人口12億,接近於我國。全大陸分為54個國家(還有說是60個,包括地區),各有特點和優勢。完全可以說,中國和非洲都是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同為地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和非洲大陸上,也都孕育過世界早期的人類文明之一,有文字記載的就分別有五千年和四千多年,對世界文明的貢獻都非常巨大。在近代史上,中國和非洲也都曾經遭受過帝國主義的殖民壓迫和剝削,互相深刻理解。

  我國與非洲大陸的交往史可以推溯到數百年前,屬於長期相交、相知、相親的一類。近幾十年間,雙方相互了解和理解不斷加深,相互支持也日顯突出、重要,並對雙方的獨立和發展都起到過關鍵的作用。也正是在這樣的厚重基礎上,中國和非洲相互看重,在各自謀求進步的戰略和國際事務中都給對方以尊重和特殊的地位。從各自的發展戰略和世界格局的整體趨勢看,這樣的相互關係,勢必長期存在並持續發揮戰略性作用,有益於中國和非洲,也有益於世界。

  毋須諱言,由於歷史,也包括理政方面的原因,中國和非洲的發展程度不同,方式也有異,因而在經濟水準、技術、資金等諸多方面都差異明顯。相互幫助,互相補充,理應是雙方在發展「合作共贏」關係中信守並堅持的原則,何況在國際關係中,「幫助」從來就不是單方面的恩惠。

  中國歷來有「同舟共濟」、「扶貧濟困」、「授人以漁」的傳統和美德,在提倡和實施「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戰略和和崇高目標中,還為了我們自身的發展需要,更呼籲將這樣的一些美德繼承和發揚光大,成為長遠的關係準則,體現我們的境界,體現我們的理想,實現我們的夢想。

  毫無疑問,大力地、長遠地發展中國和非洲的友好合作關係,應該是實現我們的境界和理想組成部分,一定能夠成為事實,彪炳人類史冊。

  原資深外交官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