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縱橫談\蓬佩奧赴歐攪局收穫了什麼\李 威

時間:2019-05-11 03:17:14來源:大公報

  痴迷於「築牆」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又要建造一堵新牆,那就是在西方世界與「競爭對手」中國之間豎起一道戰略屏障,他最得力的幹將國務卿蓬佩奧本周便帶着這個使命出訪歐洲,雖然使出了渾身解數,但效果差強人意。

  蓬佩奧的第一站是芬蘭,當地召開的第十一屆北極理事會部長級會議是落實對華「築牆」的重頭戲,他通過充滿火藥味的講話,將中國描繪成「窺視資源和擴張勢力的危險分子」,試圖拉攏加拿大、芬蘭、挪威等北極圈成員,把中國排除在參與未來對北極地區治理的國家之外。事實上,美國自二戰以後對北極事務鮮有理會,自從2013年中國以觀察員身份參與北極理事會,並於2018年1月以「近北極國家」身份發布北極政策白皮書,宣示參與北極事務和提出打造「極地絲綢之路」後,美國便一反常態,對北極地區展現出前所未有的熱情,並大肆渲染「中國威脅論」。

  美國五角大樓在5月份發表的2019年中國軍力報告中,點明「中國對北極圈具有野心」,臆測中國會加強在當地的軍事存在,甚至可能部署潛艇以遏制核威脅等。同時特朗普政府在戰略上將北極海上航道視為「二十一世紀的蘇伊士和巴拿馬運河」,並將北極作為下個地緣政治競爭前線。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蓬佩奧只顧將矛頭針對中國,卻忽略了本屆會議的焦點是關注北極氣候變化,非但沒有贏來掌聲,更由於美國對共同文本內容的反對,最終大會不歡而散,北極理事會23年歷史上首次未能發表共同宣言。

  蓬佩奧的第二站是德國,對華「築牆」的任務同樣不輕,他希望爭取歐洲兩大關鍵性盟友在「一帶一路」倡議和華為5G問題上能夠與中國保持距離,並和美國一道共同對華採取強硬立場。頗具戲劇性的是,蓬佩奧以「緊急事務」為由突然取消了訪問行程,「築牆」的任務半途而廢。這本是蓬佩奧擔任國務卿以來首次正式訪德,行程臨時變卦也引起德國輿論的解讀,認為這是美德關係不佳的再一次體現,德國聯邦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羅特根更一針見血:「這與兩國目前的關係氣氛非常脗合。」

  應該說,奧巴馬執政時期的美德關係還相當緊密,他視德國為「頭號國家」,稱總理默克爾是首選的世界領導者,他在2008年首次競選總統時,更象徵性地選擇了柏林作為國外競選演講的地點。但特朗普上台後卻是另一番光景,他在北約軍費開支、俄羅斯天然氣管道和汽車關稅等問題上對德國炮聲隆隆,也導致兩國關係急轉直下。

  從更深層面講,如今美德關係是跨大西洋聯盟裂縫越來越大的一個縮影,特別是在對華問題上,西方已經無法擰成一股合力,更像是一盤散沙。從中國與中東歐國家「16+1」合作如火如荼,到意大利成為七國集團中首個加入「一帶一路」的國家,再到德國明確表態不會排除華為參與5G建設,特朗普拉攏西方對華發起「築牆」式「新冷戰」注定是一廂情願。

  蓬佩奧在最後一站是面對自己的老朋友英國,自英國2015年率先加入中國發起的亞投行後,美英開始漸行漸遠,兩國特殊關係也不斷褪色,英國政府早前初步同意華為有限參與5G建設,更讓雙方的關係雪上加霜。蓬佩奧雖然軟硬兼施,以簽署貿易協定作誘餌,又以「五眼聯盟」情報共享作威脅,試圖說服英國政府改變主意,但英方的回應模棱兩可,就像英國的天氣,變化莫測。蓬佩奧還搬出前首相「鐵娘子」戴卓爾夫人,稱她會保持強硬拒絕華為,但他忘記了另一位前首相邱吉爾的名言:「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這恐怕更符合眼下英國人的心境。 作者為本報駐倫敦記者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