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社評/兩電加價不能「獅子開大口」

時間:2022-11-22 04:23:23來源:大公报

  兩家電力公司今日公布來年電費安排,加價早在預料之中,問題在於加幅多少。如果像外間風傳的那樣,兩電加幅分別達1成多和3成多,那將是升斗市民難以承受之重。作為享受政策保護的公用事業,兩電在為股東賺取回報的同時,需要盡到社會責任,體恤疫情下民生維艱;特區政府更要當好守門員,不能任由電力公司以國際能源危機為由「獅子開大口」,予取予求。

  香港電費由「基本電費」及「燃料調整費」構成,前者體現電力公司的營運開支、固定投資損耗等,後者反映燃料價格變動,以實報實銷的方式,由市民向電力公司支付,兩者合計就是淨電費。數據顯示,由於燃料調整費不斷上漲,今個月中電的淨電費升至145.1仙,較年初大升13%,港燈本月淨電費達至186.8仙,較年初更暴升38%,有人認為這反映了國際能源危機的影響。

  以三口之家每個月耗電275度計,中電和港燈的用戶今個月分別要交390元及417元,比年初貴45元和142元,一年下來電費增加不少。現時市民享受政府的電費津貼,對加電費的「痛感」也許不明顯,但當有關津貼於明年5月結束後,電費負擔之重將陡然上升。

  電力公司事先張揚年底將調整電費,為加價「吹風」。政府官員也提早為市民「打預防針」,指相比歐洲的電費飆升,香港的電費其實不算貴。市民明白加電費將無可避免,但希望政府能盡到把關責任,不能任由電力公司說了算。事實上,影響電費水平的因素很多,如能源結構、能源來源、電費政策等,歐洲能源很大比例來自俄國,且以天然氣發電為主,在俄烏衝突等地緣政治影響下,能源價格急漲不足為奇。但香港發電的能源結構相對多元,主要由煤炭、天然氣、核電等組成,且沒有從俄國進口能源,整體能源成本較歐洲便宜及穩定,亦因此,兩者電費水平沒有可比性。歐洲的電費貴,並不意味着香港的電費也應該貴。

  最重要的是,香港的電力公司享有利潤管制協議的保護,不管經營得怎麼樣,都可以獲得與投資規模掛鈎的高利潤,處於「旱澇保收」的狀態。歐洲及其他國家的電力公司需要激烈競爭並承擔市場風險,對香港電力公司「躺贏」只有羨慕的份。

  還有人以新加坡的電費比香港的貴一點,來「合理化」香港加電費,這也是不倫不類,因為香港與新加坡在電力政策及能源結構方面也不同。如果一定要比較,就應該多找參照物。正如有立法會議員指出,在兩岸四地中,香港電費是最高的,這又該如何解釋?

  電費加不加、加多少,應根據香港的實際情況和市民的承受能力來決定,而不是看歐洲如何如何。香港經歷近三年疫情,百業蕭條,中小企艱難度日,打工仔不是凍薪就是減薪,有些更失業。而今年全年經濟料將錄負增長,在這種情況下,電力公司等輪番加價,叫市民情何以堪。

  近來香港不斷走向復常,明年經濟有望恢復增長,但不可能追得上傳聞中的電費加幅。特區政府必須展現「牙力」,與電力公司博弈,保障民生,不能再予人施政傾向商家利益的印象。另一方面,香港社會浪費電力的問題一直存在,電費津貼加劇了這一問題。政府推出誘因,鼓勵市民節能減排,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來得迫切!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