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科研經費「過河」 中科院也「過河」來了

時間:2018-11-09 03:16:53來源:大公報

  特首林鄭月娥和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昨日在港簽署《關於中國科學院在香港設立院屬機構的備忘錄》,確立中科院將在香港設立院屬機構。

  自特區成立以來,本港與內地大學、科研機構的交流合作日見頻繁,至今已有六家本港大學與中科院合作在港建立了二十二所聯合實驗室,涵蓋生物材料、化學合成、海洋科學、應用數學、環境科學、納米材料與力學等範疇;與此同時,亦先後有四十位本港學者、教授獲選為中科院院士或中國工程院院士。這些變化都是十分重要和可喜的。

  科技於當今人類社會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本港經濟未來的轉型和出路亦肯定離不開科研和創新;但推動科研和創新需要有一定的條件、經驗和能力,包括設施和人才,本港過去長時間在這方面的發展只能說是差強人意,香港學生一向讀書勤力、擅長考試,但從事科研工作最需要的獨立思考、創新精神和長期堅持等要素,卻顯然不夠理想和未如人意,學校教育、研究風氣以至「官商產學研」均未能配套協作和形成共識,亟待大力促進和提高。

  因此,特區政府和中國科學院昨日在港簽訂備忘錄,確定中科院在港設立院屬機構,對本港來說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眾所周知,中科院是全國地位最高、實力最強的科研機構,全國最頂尖、最一流的科學家和科研工作者都匯聚在中科院,國家最重大的科研和創新項目也都由中科院負責統籌、策劃和推動,名副其實是科研重鎮和國之重器。如今中科院院屬機構在港「落地生根」,無論是性質以至項目的規劃與落實,比前一階段的設立聯合實驗室顯然是跨進了一大步,對今後雙方的合作將會發揮極大的推動作用。

  從備忘錄內容看,中科院院屬機構首批選定的是「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及「自動化研究所」,分別落戶特區政府在香港科學園開設的「醫療科技創新平台」及「人工智能及機械人科技創新平台」,看來在項目選擇上是經過精心考慮與安排的。一來,生物醫藥與人工智能及機械人是當今科研和創新的兩大「熱點」,各國、各地政府都不惜「落重本」在這兩個方面,而本港經過長時間積累,在這兩大範疇亦正好已具備了一定的基礎與「本錢」,本港大學醫療科技的科研底子深厚,在進行臨床研究和與跨國製藥公司合作方面成績斐然。另外,本地大學和科研機構在人工智能及機械人技術方面,如無人駕駛飛機、先進臉部辨識系統、外科手術機械人系統等領域,也取得可喜的成績。

  毫無疑問,中科院與特區進一步加強合作,更重要的着眼點在於未來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和重點科研;國家主席習近平不久前曾親批科研經費「過河」,如今中科院也「過河」來了,未來本港科研工作一定會不辱使命、不負重託,早日出成果。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