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李卓人如當選才是「倒錢入海」

時間:2018-11-07 03:16:53來源:大公報

  立法會今日開會,辯論特首施政報告致謝議案,今次施政報告的重點內容是「明日大嶼願景」,特首林鄭月娥提出填海一千七百公頃長遠解決本港土地供應不足的問題。

  因此,可以想見,今日起一連三日的立會辯論,焦點將會落在「明日大嶼」填海議題上,而同樣可以想見的是,反對派議員必將對此一議題群起而攻之,最「煽情」的一句話就是「倒錢落海」。而已成為九龍西地區議席補選候選人的李卓人,更必然「海豚上身」,瘋狂反對特區政府在東大嶼海域填海。

  事實是,本港老一輩市民對填海並不陌生、也不會持太大異議,今日港島電車路對開的土地全部都是「填」回來的,沒有填海根本就不會有香港今日的繁榮,他們是親身經歷、可以為歷史作證的;但年輕一代不知過去歷史,以為香港「出生」以來就是現在這個樣子的,加上反對派的誤導和環保團體的影響,他們一方面埋怨樓價貴「上唔到車」,但同時又反對填海造地建屋,其實是自相矛盾的。

  眼前,反對派反填海,是不科學、無理據和欺騙市民的。他們喊得最多的一句口號是「倒錢入海」,指政府填海會「掏空庫房」,但其實,據相關專家學者分析指出,東大嶼填海不僅不會「掏空」庫房,相反,庫房反而會「豬籠入水」,未來賣地收益和創造的財富是十分可觀的。

  昨日,就在立會開會辯論前夕,來自本港八間大學的三十八位學者聯署發表了一份聲明,支持施政報告提出的「明日大嶼願景」填海方案。他們指出:首階段交椅洲填海一千公頃,可提供四千萬平方呎商業樓面,等同中環八成面積;計劃最多可提供四十萬個住宅單位,公私營房屋七比三,即二十八萬個公營單位、十二萬個私樓單位。而人工島鄰近港島及大嶼山,交通基建效益高,亦較容易按環保、低碳和智慧城市的標準整全規劃,可為社會帶來多方面效益。整個計劃涉及賣地收入達八千四百億元,扣除初步估算的五、六千億發展成本,賣地不但可以收回發展成本,更有盈餘二、三千億,若計及計劃新增三十四萬個職位衍生的稅收及經濟收益,「財政收入肯定十分可觀」。

  聯署聲明的三十八學者,全為本港「八大」的經濟金融學系教授、副教授、講師、研究主任和榮休教授等,他們難道會不懂得「計數」,不知道填海造地成本與創造經濟效益的關係?他們難道明知「掏空庫房」也不顧專業操守來撐林鄭特首的「明日大嶼」填海計劃?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事實是,林鄭「施政報告」提出的「明日大嶼願景」填海計劃,對港人社會而言,確確實實就是一項「利在當下、功在後代」的良好施政,是「放錢入港人口袋」而不是「倒錢入大海」。相反,李卓人以反填海來欺騙市民、企圖撈取選票,如果他這種人當選,在立法會日日「拉布」,市民才是「倒錢入大海」。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