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部分在網絡瘋傳的AI假視頻,帶有視頻生成模型Sora的水印。/網絡圖片
日本近期「熊出沒」事件頻發,社交媒體平台上流傳由人工智能(AI)合成、有關熊的假視頻隨之也明顯增多,引發人們的焦慮和擔憂。這些AI視頻,既有熊隻闖入人類社區進行破壞、搶奪寵物狗等內容,也有人類與熊互動、雙方和睦相處的視頻,部分內容非常逼真,讓人真假難辨。有動物專家擔心,假視頻可能導致民眾在野外遇到熊時錯誤應對,可能使人們面臨更大的風險。
【大公報訊】日本環境省數據顯示,截至11月初,今年4月以來熊襲擊致死人數已達創紀錄的13人;今年4月至9月,日本各地共報告熊出沒事件超過2萬起,為近5年來最多。與往年相比,近期熊頻繁在人類居住區出沒,包括農場、工廠、住宅和溫泉旅館都有熊出沒,甚至在JR車站和機場,都遭到熊的入侵。
隨着熊襲擊致人受傷、造成破壞的新聞報道增多,相關虛假視頻的數量也同步增長。據日媒報道,自10月下旬以來,大量AI假視頻出現在YouTube、TikTok等視頻平台,包括熊破壞大型太陽能發電廠的太陽能板、搶奪寵物狗等內容。
分析認為,有人製作並發布AI假視頻是為了取樂,或是期望憑藉它們吸引流量蹭熱度。但專家指出,這些視頻混雜在海量短視頻中時,迷惑性就會很強,甚至可能導致人們在野外遇到熊時錯誤應對,令情況更加危險。
「女高中生赤手搏熊」
據《讀賣新聞》報道,自10月下旬以來,「熊出沒」假視頻數量激增。該媒體在TikTok上搜索了日文中「熊」和「視頻」這兩個詞後發現,在選定的100個視頻片段中,約60%的視頻為AI生成,且是使用美國AI公司OpenAI旗下的視頻生成模型Sora製作而成。「日本事實核查中心」10月底調查了3個假視頻,包括熊打破汽車窗玻璃、闖進超市等,都發現部分視頻中清晰可見Sora的水印。
這些由AI生成的假視頻往往畫面逼真,但實際內容卻經不起推敲。比如,有一個視頻顯示,一位高中女生赤手空拳勇敢地驅趕熊,而在現實中,日本黑熊的體重可達130公斤,常見於北海道的烏蘇里棕熊的體重甚至可達400公斤,人類幾乎無法正面與其對抗,也絕不是遇到熊襲擊時的正確應對方式。還有一段視頻,顯示一位老婦在農田餵熊吃水果,雙方其樂融融。專家警告,絕對不應該給野生動物餵食。
另外,部分視頻為了增加「可信度」,甚至會偽造成是新聞報道。秋田縣是「熊害」重災區之一。最近網上流傳一個關於秋田縣能代市的視頻,顯示一頭身長1米的黑熊進入一家超市後被抓獲,但該市一名官員指屬子虛烏有,批評假視頻可能會讓居民感到不安,如因此引發大量民眾詢問,還會干擾正常工作,提醒民眾以當地政府部門發布的「熊出沒」信息為準。
技術升級 假視頻氾濫成災
隨着AI技術的發展,由AI生成的假視頻也愈發氾濫。例如,OpenAI於9月底推出Sora,其生成出來的視頻幾乎可以以假亂真,瞬即掀起網絡熱潮,一時間AI視頻在各大社交媒體、短視頻平台激增。OpenAI雖然會在生成的AI視頻中添加水印,但不少除掉水印的軟件或視頻教學,隨即在產品推出一星期內湧現。
專家警告,AI視頻「真假之戰」背後,其實衍生大量深層問題,隨時後患無窮。比如,此次有關熊害的AI假視頻,專家指出,當中有不少誤導成分,導致人們在野外遇到熊時錯誤應對,令情況更加危險。另外,日本政府近期應對熊害備受詬病,假視頻氾濫,也會進一步放大人們的恐懼,加劇社會緊張氣氛。在部分熊害嚴重的地區,人們日常生活已受到影響。例如,日本郵政最近暫停秋田縣部分地區的收件和投遞服務。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