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巴西民眾8月1日舉行示威,抗議特朗普濫施關稅及干預巴西內政。\路透社
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的「對等關稅」行政令7日生效,對數十個貿易夥伴加徵關稅,包括加拿大、歐盟、日韓等美國盟友。貿易專家指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無疑是「敲詐全球」。美媒警告指,關稅不僅將對美國企業和消費者造成衝擊,還將破壞和削弱世界貿易組織作用,損害世界貿易體系,並為美國陷入孤立和邊緣化埋下種子。
【大公報訊】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於美國東部時間7日午夜開始徵收「對等關稅」。特朗普在社交媒體發文稱:「現在是午夜!數十億美元的關稅正流入美國!」根據特朗普7月31日簽署的行政令,對老撾和緬甸的稅率為40%;瑞士為39%;南非為30%;越南和斯里蘭卡為20%;泰國和菲律賓等為19%;歐盟、日本和韓國等為15%;英國為10%。
特朗普已將對加拿大的關稅上調至35%。6日起,美國對巴西大部分商品加徵40%關稅,將巴西輸美商品面臨的稅率提高至50%。特朗普還宣布將在25%「對等關稅」基礎上再對印度加徵25%的關稅,以懲罰其購買俄羅斯石油,意味着印度輸美商品將面臨高達50%的關稅。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表示,美國對進口商品徵收的平均有效關稅稅率升至18.3%,為1934年以來最高水平。
日本稱美關稅與協議不一致
美國智庫卡托研究所國民經濟學副總裁林奇科姆直言,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無疑是「敲詐全球」。瑞士《新蘇黎世報》指出,對於降低貿易逆差,特朗普幾近偏執,不再區分盟友和對手。「以脅迫手段逼迫他國達成『交易』,這種做法讓美國不再被視為可靠而理性的貿易夥伴,而是難以預料的霸權國家。」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7月底與特朗普達成嚴重不平衡的貿易協議,歐盟不僅需要承受15%的關稅,還承諾購買75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產品並在美國投資6000億美元。德國、法國等歐盟成員國均對此表示強烈不滿。路透社6日援引消息人士稱,這份協議中關於將歐盟汽車關稅下調至15%的條款可能「再過幾天」才能生效,歐洲車企目前仍需繳納27.5%的關稅。
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6日說,美國公布的「對等關稅」公告與此前日美雙方達成的協議不一致,令日本面臨更高關稅。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正在強烈要求美方予以糾正。根據日方說法,原先稅率不到15%的商品將一律調整至15%,牛肉等稅率15%以上的商品則維持原先稅率不變。但根據美方公告,所有日本商品都被加徵15%關稅。日媒還指出,日方重視的汽車關稅下調至15%不知何時才能實現。受關稅影響,豐田、本田等日本七大車企預計2025財年合併營業利潤最多縮水約2.67萬億日圓(約1424億港元)。
巴西向世貿組織提請磋商
巴西政府6日表示,已提交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下與美國進行磋商的請求。巴西總統盧拉說,他認為目前沒有與特朗普進行直接談判的空間,「我的直覺告訴我,他並不想談,我不會自取其辱」。盧拉表示,計劃就美國關稅問題與金磚國家其他領導人通話,首先從印度和中國開始。
印度總理莫迪今年2月訪美時宣稱「印度在特朗普政府中享有優先地位」,如今卻面臨高達50%的關稅。莫迪7日表示,即使付出沉重代價,也不會損害印度農民、乳製品行業從業者和漁民的利益。他並未直接提及美國關稅或貿易談判,但農業和乳製品行業是印度在美印貿易談判中畫下的「紅線」。
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警告說,美國經濟也是關稅的受害者,短期內美國物價將被推高1.8%,相當於每戶美國家庭今年損失2400美元。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