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英國殖民統治給印緬帶來的政治包袱(上篇)\周德武

時間:2021-02-21 04:25:08來源:大公報

  這幾天輿論的焦點集中於中國西南方向:一是還原去年中印邊境衝突的真實場景,對中印軍人之間對峙的危險性、殘酷性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另一個是緬甸問題。香港一些媒體更多聚焦於街頭示威,從「三隻手訴求」以及抗議者着裝顏色上尋找香港街頭政治的影子,陶醉於「香港抗爭」模式的輸出,殊不知早在2007年緬甸就出現了「袈裟革命」。1991年昂山素姬就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美國顏色革命的觸角早就伸向這個地緣政治的角力場。從民主或專制的視角看待緬甸政治事變,終究還是霧裏看花。

  其實,緬甸的政治演變進程一直與大國博弈相關,其地緣政治的複雜性遠遠超越意識形態的屬性,否則就無法解釋緬甸還在軍政府統治期間,東南亞九國為何急於推行「建設性接觸政策」、向其伸出橄欖枝邀其加入東盟;印度大力推進「東進戰略」,主動改善印緬關係,日本也不遺餘力地加大對緬的援助。當下,緬甸政局的演變因美國再次捲入變得更加複雜。緬甸問題成為中美戰略競爭的又一戰場,其局勢會否進一步惡化仍存巨大變數。

  周邊不靖,中國難以置之度外。朋友可以選擇,但鄰居無法搬走。正正因為如此,中國一直奉行安鄰、睦鄰、富鄰的政策,本着親望親好、鄰望鄰好的心態,將「周邊是首要,大國是關鍵」作為劃分對外關係輕重緩急的重要標準。在處理邊境糾紛及鄰國內政問題上,一直採取極其謹慎的做法,總是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俗話說,「忍字頭上一把刀」。作為一個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國和快速崛起的世界第二大國,在互聯網的躁動時代,要做到對周邊事態的隱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無論是印度還是緬甸,都曾與中國一樣有過不幸的經歷,對外力的介入有着特殊的敏感。印度與緬甸都是與新中國建交較早的國家。中國於上個世紀50年代初分別與兩國共同發表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聲明,即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為國與國的相處樹立了典範和規範。

  印、緬作為發展中國家,曾長期被英國統治,儘管面臨着巨大的經濟發展重任,但政治因素的牽絆制約着經濟的發展,民主發育的不充分和選舉政治的陷阱往往變成了「邯鄲學步」。這兩國內部存在的許多矛盾和結構性問題,都能找到英國殖民時代的影子。

  譬如中印邊界的衝突,英國殖民者在中印邊界東段留下了「麥克馬洪線」的爭執,在西段拉達克地區留下了「約翰遜線」的爭議。在英國撤退之後,印度作為英國的「當然繼承者」,將當年侵犯中國主權的非法所得作為合法產物一併繼承下來,從表面看印度佔了便宜,但從此也讓其背上了沉重的包袱。1962年中國對印自衛反擊戰成為印度永遠的痛,也是中印關係推進的重大心理障礙。

  2020年「加勒萬河谷事件」則是最新一例。無論印度媒體如何誤導,也無法掩蓋印度在這場肉搏中死傷百人的慘烈事實。當然中國邊防部隊也付出了四死多傷的代價。在中印雙方就班公湖地區軍力部署各自後撤的協議達成之後,中方才公布真相,充分考慮了印度的承受力,更不想在民族主義情緒高漲的當口火上澆油,而是採取了低調處理的策略,避免讓中央決策受到民族主義情緒的裹挾和干擾。如今,中印緊張關係總體降溫,中方適時公布衝突的全過程,一是還原真相,二是告慰烈士英靈,三是向國際社會展示決心和信心。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與發展的核心利益面前,任何國家都甭想打中國的歪主意。中國的良苦用心在多大程度上能夠減少印度今後的政治與軍事冒險,仍需進一步觀察。

  歷史已經反覆證明,大國之間建立信任難度很大,但依規則行事可以減少不信任帶來的誤判。萬幸的是,中印之間在上個世紀就邊境巡邏達成了不使用槍械的協議,否則真的無法想像去年夏天「加勒萬河谷事件」的衝突烈度將會竄升到什麼水平。

  中印邊境局勢稍有緩和,緬甸問題再次成為中國外交新的困擾。2月1日,緬甸軍方拘捕國務資政昂山素姬和總統溫敏,引起西方國家的強烈反彈。美國要求中國與其一道,譴責軍方發動的「軍事政變」。另一方面,緬甸民間也出現了大量中國支持緬甸軍方的各類謠言,中緬關係再次面臨考驗。

  輿論一度認為,2016年昂山素姬領導的民盟執政之後,緬甸與西方的關係將大為改善。但出乎意料的是,羅興亞人問題成為民盟執政之後陷入外交危機的重要導火索,而羅興亞人問題恰恰是英國統治緬甸時期留下的重要政治遺產。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