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美史丹福師徒同獲經濟諾獎

時間:2020-10-13 04:24:19來源:大公報

  圖: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12日揭曉\路透社

  【大公報訊】綜合美聯社、《紐約時報》報道:當地時間12日,諾貝爾獎委員會揭曉今年最後一個獎項、經濟學獎結果,美國經濟學家米爾格羅姆(Paul R. Milgrom)和威爾遜(Robert B. Wilson)共獲殊榮。諾獎委員會表示,他們在發展拍賣理論和設計新拍賣形式方面作出傑出貢獻。米爾格羅姆和威爾遜目前均在史丹福大學任教。米爾格羅姆曾師從威爾遜,且兩人住處僅相隔一條街。\經濟學獎

  諾獎委員會指出,米爾格羅姆和威爾遜為難以用傳統方式銷售的商品和服務設計新拍賣形式,使全世界的賣方、買方及納稅人受益。

  威爾遜發展了基於共同價值的拍賣理論。例如,拍賣礦產時,其儲量對於所有競拍者都是一定的,但競拍者不一定了解這一共同價值具體為多少,只能根據已知信息猜測。通過模型推導,威爾遜證明,因為害怕所謂「贏家詛咒」,即由於出價過高最終得不償失,理性競拍者的叫價往往低於對公共價值的最佳預估,尤其是在競拍者之間信息不對等的情況下。

  雖然商品客觀條件形成共同價值,但同一件拍品對不同競拍者而言,價值仍是不同的。例如,同樣的平台廣告投放量下,廣告內容不同,帶來的經濟效益也不同。米爾格羅姆進一步完善了拍賣理論,指出私人價值和共同價值共同決定出價。他還分析了不同拍賣規則對競拍者的影響,證明相較於競價階梯由低至高的英式拍賣,採取減價拍賣規則的荷蘭式更易導致「贏家詛咒」。

  拍賣專家不愛舉牌

  米爾格羅姆12日告訴美聯社,他當天通過一種「奇怪的途徑」得知自己獲獎:住在街對面的威爾遜直接敲響了他的大門。威爾遜則對媒體表示,雖然自己以研究拍賣理論聞名,但本人並不熱衷於參加拍賣。在妻子的提醒下,他表示,上一次拍賣經歷可能是在網購平台eBay上買滑雪靴。

  師徒二人為很多拍賣領域的難題提供了解決方案。例如,為避免「贏家詛咒」壓低競拍者出價,賣方可在拍賣開始前提供盡可能多的信息,如對拍品的第三方估價等。針對競拍者的「潛伏」(snake in the grass)策略,即隱瞞購買意圖直到最後一舉拿下拍品,他們也提出應對方法,包括設定規則強制競拍者提前公開競拍意圖。

  他們的研究對電訊業造成的影響尤為深遠。1994年美國聯邦電信委員會對無線電頻譜舉行的首次拍賣,就是採用了米爾格羅姆等人團隊設計的「同時多回合競拍」方案。此後,類似模式被多國採用,且範圍亦擴大至電氣和天然氣等行業。

  美聯社報道稱,米爾格羅姆等人的研究成果已隨處可見。谷歌等科企就迅速根據他們的理論,建立起網絡廣告拍賣模式。諾獎委員會成員維爾納表示,拍賣的目的並不一定是為了賣出最高價,也可以是為了社會價值。例如,政府可通過拍賣污染排放額度,促使企業減排。

  經濟學獎白種人居多

  諾貝爾經濟學獎,是唯一一個不是根據創始人諾貝爾遺願設立的獎項,而是瑞典國家銀行在1968年成立300周年之際,為紀念諾貝爾所設。1969年起,諾獎基金會認可經濟學獎為第六個獎項。經濟學獎與物理學獎、化學獎一樣,均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雖然從創立時間來看,經濟學獎是最「年輕」的諾獎,但其獲獎者平均年齡卻最大,高達67歲。今年的兩位得主亦分別為72歲及83歲高齡。另外,迄今為止的86位獲獎者中,多樣性不足,僅有2名女性、3名非白人,獲獎者被指「太白」。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