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後疫時代」 機器人搶工作

時間:2020-05-29 04:24:40來源:大公報

  圖:意大利一間醫院引進機器人協助醫護人員救治新冠肺炎患者\路透社

  【大公報訊】綜合《華爾街日報》、美國之音網站、《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新冠肺炎疫情迫使公司關閉、人與人之間保持距離,對傳統工作方式造成巨大衝擊,也加快了全球自動化進程。此前以提高效率為主要目的的人工智能(AI)技術,因防疫方面的優勢廣受關注,消毒機器人、送餐機器人等逐漸普及,科技行業也開始使用相關技術取代被隔離在家的員工。一項最新調查顯示,美國科技行業近七成員工擔心,自己會因自動化技術失業。

  畢馬威日前公布一項調查結果,顯示美國科技行業中67%的員工擔心自己的崗位將被自動化技術取代,包括疫情期間僱主們使用的AI、機器學習、機器人軟件等工具。而在其他行業,有此擔憂的員工比例為44%。另外,70%的科技行業員工和57%的其他行業員工,擔心因疫情造成的經濟衰退而失業。

  畢馬威科技行業負責人贊尼表示,科技從業者的擔憂,或許是「後疫時代」更廣闊就業市場發生變革的預兆。他指出,科技從業者更接近自動化技術,對其能力有深入了解。美國計算機行業協會分析勞工部數據後發現,今年4月美國科技行業已破紀錄裁員11.2萬人,相當於抹去了去年一整年增加的就業崗位。

  然而,諮詢公司「國際數據資訊」表示,受疫情影響,全球四成企業都在增加自動化技術應用,其關鍵領域AI開發正在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預計今年將增加16%相關崗位,達到95萬個。開發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平台的UiPath公司行政總裁迪內斯表示,自動化技術將為人類創造新的更高層次的就業崗位。

  華企佔得無人化先機

  疫情期間,服務型AI機器人無疑是自動化技術最引人注目的應用。高級自動化協會表示,目前機器人的主要市場,是對人類而言相對危險的工作環境。在人群密集的建築中,尤其是醫院等高危地區,為防止接觸或飛沫傳染,消毒等輔助工作越來越多地交給機器人完成;為減少人際接觸,機器人也接手了送貨、送餐等工作。

  美國新興企業Starship Technologies生產的小型送貨機器人,3月下旬起在華盛頓特區投入使用,如今已成為廣受歡迎的「明星」。當地居民表示:「它直接送貨上門,我甚至不必踏進商店。這樣非常方便,也能保持社交距離,更為安全。」

  《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稱,近年來運用AI技術的機器人陸續問世,而新冠疫情推動它們進入新的普及階段,目前最重要的是抓住消費者需求,並快速佔領市場。報道舉例稱,送貨和自動駕駛機器人在日本有廣闊市場,但此前本地公司研製的機器人「每台售價超過100萬日圓」,投資回報難以預測。

  日媒指出,中國企業在通過機器人實現無人化優勢方面已搶得先機,很快將通過量產降低成本,美企也已加入競爭,因此呼籲日本政府為本地企業提供支持。

  可靠度成重要新指標

  疫情在加快自動化技術投入實用的同時,也揭露了相關領域存在的問題。現實生活不同於實驗室,因此僅憑藉速度、成功率等傳統指標,不足以評價一項自動化技術是否成熟。有分析指,開發者需要使用可靠度指標,來全面衡量系統在不確定情況下的可靠性。對於送貨機器人而言,這項指標可能就是平均送貨幾次,需要人為介入以確保成功送達。

  數位時代網站表示,目前的技術距離完全自主的自動化解決方案尚有一段距離,但現有的AI等技術已具有極高價值,只是需要更多地考慮如何「人機互動」。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