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鮮竹供應鏈切斷 旅加大熊貓提早回國

時間:2020-05-14 04:24:25來源:大公報

  圖:大毛在卡爾加里動物園食用來自家鄉成都的鮮竹\中新社

  【大公報訊】綜合法新社、《衛報》、英國廣播公司報道: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難以進口足夠的新鮮竹子,加拿大艾伯塔省卡爾加里動物園12日決定,提前近三年將兩隻租借自中國的大熊貓「二順」和「大毛」送回故鄉。園方表示,國際航班因疫情大幅減少,導致鮮竹運輸遭遇諸多挑戰,已超過園方掌控能力;另外,當地仍有暴發第二波疫情的風險,因此不得不做出提前送回熊貓的艱難決定。

  竹子佔大熊貓飲食結構的99%,一隻成年大熊貓每天約消耗40公斤竹子,一對大熊貓就是80公斤。卡爾加里動物園的工作人員表示,熊貓只吃新鮮的竹子,只要竹子稍微有些老,或因運輸時間過長而變得不新鮮,牠們就不會下口。然而,過去兩個月疫情對空運的衝擊,導致中加之間的鮮竹供應鏈被破壞。3月起卡爾加里與中國的直飛航班被叫停,園方開始以多倫多為中轉站,但不久後多倫多與中國之間的航班也大大減少。更令人擔憂的是,卡爾加里有出現第二波疫情的風險,導致未來鮮竹運輸持續不穩。

  卡爾加里動物園園長兼行政總裁朗捷表示,如今「有必要把我們心愛的二順和大毛送回竹子產量豐富的中國」,並強調園方始終把動物的健康放在首位。園方暫未公布熊貓回國的具體日期,發言人阿爾尚博表示,園方正與聯邦政府及中國政府合作,以獲得運輸許可,希望能在未來幾周內完成準備工作,讓熊貓們順利回家。

  一家四口將提早團聚

  2013年3月,來自成都的雄性大熊貓大毛和來自重慶的雌性大熊貓二順抵達加拿大,獲得當地民眾熱烈歡迎,全加主要電視媒體紛紛直播當時盛況。牠們原計劃在加旅居10年,先在多倫多生活了5年,其間二順借助人工授精技術於2015年10月13日生下龍鳳雙胞胎「加盼盼」和「加悅悅」,也是加拿大首次有熊貓幼崽出生。2018年3月,一家四口遷居卡爾加里,令動物園訪客人數出現破紀錄增長。

  今年1月中旬,已滿4歲的加盼盼和加悅悅依相關協議返回中國成都,加入大熊貓繁育計劃。按照原計劃,二順和大毛會在卡爾加里繼續生活到2023年,但疫情或將讓牠們提早與子女重聚。卡爾加里動物園表示,他們的員工、志願者、資助人和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都會想念二順和大毛。由於疫情期間當地實行限制令,動物園仍處於關閉狀態,園方希望公眾通過其網站的熊貓直播界面「PandaCam」,對牠們說聲再見。

  泰國大象放歸自然

  疫情對很多動物都造成了影響,甚至可能永久地改變一些與動物有關的產業。泰國旅遊業特色之一、廣受動保人士批評的大象表演,就因遊客大減而被迫停擺。一些失去收入無力支付飼養費的從業者,開始將圈養的大象放歸自然。自4月底起,「拯救大象基金會」已協助超過100頭大象重返野外。沙杜迪早先從妻子的村莊帶走4頭大象,在清邁開設大象體驗公園,如今也已步行帶牠們返鄉。他表示:「這些大象已經20年沒有機會回家了。牠們到家的時候似乎非常高興,發出快樂的叫聲,跑到村子附近的小溪邊,和我們的孩子們一起玩得很開心。」

  一直為動保人士詬病的西班牙鬥牛業,也在疫情期間受到沉重打擊。西班牙是歐洲疫情重災區之一,政府被迫出台嚴格封城措施,許多公共活動被取消,連大名鼎鼎的潘普洛納奔牛節都無法舉行。一名鬥牛繁育從業者表示,封城令正好在鬥牛季開始前下達,「哪有產業能一年半顆粒無收還繼續生存?」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