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星重拳取締假新聞 違者最高囚10年

時間:2019-10-16 04:24:10來源:大公報

  【大公報訊】據CNBC、《聯合早報》及新華社報道:新加坡本月初開始實施打擊網絡假新聞法,政府可強制個人或網絡平台更正或撤回假信息,即時通訊軟件Telegram等亦在管控範圍之內。違法平台可被判罰100萬新元(約572萬港元),個人可被判處10年有期徒刑、罰款最高10萬新元。有分析指,假新聞令社交媒體成為輿論箭靶,上述法案可能是打擊假新聞最有力的行動之一,並將為解決這個全球性問題樹立先例。

  新加坡今年5月通過《防止網絡假資訊和網路操縱法案》,根據該法案,假信息泛指虛假的事實陳述,包括捏造信息及扭曲事實。新加坡政府可根據該法,要求Facebook(Fb)、推特等社交平台網站刪除假信息,或者在這些內容旁邊加上警告字句。由於即時通訊軟件,例如WhatsApp、Telegram上的群組可被用作開放平台的「公共傳聲筒」,這些私人通訊軟件亦被列入規管範圍。該法案於10月2日正式生效。

  準確的信息流通有助言論自由

  根據新法,只有證實假信息對國家公共利益造成了負面影響,政府才會正式採取行動。未遵守法律規定的網絡平台可被判處罰款高達新幣100萬元,個人最高可判10年刑期,罰款最高新幣10萬元。同時,每個被檢舉的網站,都有權要求法官檢驗,政府的撤除要求是否有充分依據。

  有分析認為,該法案比既有法律向前邁進了一步,既有法律的關注點往往只是刪除網絡假信息,而新法案要求發布更正信息,這有助於民眾對真假信息進行甄別。

  對於外界有關擔憂,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長易華仁形容,新法例不是為打擊言論自由,而是更能夠促進言論自由。易華仁指出,此法能確保在網絡上流傳的信息是準確的,民眾可以依靠這些信息,作出適當的判斷及決定。該法案對企業也是必要的。「如果我們無法打造一個人們能信任的電子交易環境和數碼空間,私人企業在數碼經濟這方面的發展空間將縮小,無法增長。」

  社會穩定是獅城的治國之道

  今年1月,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曾在Fb上為推行新法解惑,他提及1969年馬六甲曾因謠言造成數百人死亡的種族暴動,指出假新聞對於社會秩序的危害。

  新加坡國立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王江雨表示,過去幾年,網絡假信息給世界各地造成了巨大危害,新加坡政府擔憂網絡假信息的傳播損害國內和諧,因此希望通過立法的方式,將防止網絡假信息的製造和傳播作為一項公民義務規定下來。

  「社會穩定」一向是新加坡的治國之道。分析指,早在新加坡建國初期,建國總理李光耀就呼籲新加坡國人要團結,才能讓這個蕞爾小島從險峻的政治環境與天然條件中脫險,逐步邁向一個成功的現代化國家。因此,民主化從頭至尾都不是新加坡首要追求的目標,國家穩定和成功才是重中之重。在島國生存危機的集體焦慮下,新加坡政府已經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價值體系,而不是照搬西方的自由主義。正是這種價值的共識,為這個小國帶來了碩大的經濟果實和國際地位。

  東南亞多國聯手施壓科企

  .不僅是新加坡,包括印尼、泰國、越南和菲律賓在內的多個東南亞國家也在積極行動,準備聯手向谷歌、Fb等國際科技巨頭施壓,要他們採取切實行動打擊假新聞。在這些國家,假新聞足以煽動種族和宗教仇恨,已升級為國家級關注課題。

  .星國打擊線上假新聞手段

  .對於大部分網絡假信息,政府要求作者在相關文章旁發布更正信息

  .如果假信息造成較大影響,政府可要求作者把整篇文章撤下

  .如果該信息已被廣泛傳播,難以一一刪除,政府則可能要求作者廣泛地刊登更正信息,向公眾澄清事實

  .如果是機器人寫作程序自動創建社交媒體帳戶,大肆傳播假信息,政府也可要求關閉相關虛假帳戶

  .當個人、組織或網絡平台拒絕遵守以上規定時,政府會啟動刑事處罰,網絡平台將被判罰100萬新元,個人可被判處10年有期徒刑、罰款最高10萬新元

  若在社交媒體發布假信息,政府可要求其刊登更正信息或將該信息屏蔽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