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微型世界大戰

時間:2019-09-14 04:24:02來源:大公報

摧毀敘利亞

  圖:2015年3月,一名敘利亞婦女和她的孩子走在科巴尼破敗的街道上 資料圖片

  顏色革命之禍7

  敘利亞原本是中東地區強國,政局穩定,民眾安居樂業,但由於該國不肯臣服西方,便長期遭受孤立和制裁。2011年「阿拉伯之春」後,西方乘機在敘利亞策動「代理人戰爭」,使其陷入慘烈而血腥的漫長內戰。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 田文林\&

  冷戰期間,歐美就多次圖謀顛覆敘利亞政權。1947-1948年,美國中情局支持右翼勢力,試圖影響當年的敘利亞選舉;1949年3月,中情局資助並直接捲入敘利亞政變;1956年,中情局與英國軍情六處在敘利亞策動「反共產主義」政變;1957年,英美情報機構策劃暗殺三名敘利亞高級領導人,推翻現政府。1986年7月,美國中情局曾擬定一個推翻時任敘利亞總統哈菲茲.阿薩德的計劃。

  為顛覆敘政權長期培植力量

  冷戰結束後,美國將重塑中東作為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要試驗田,重點就是收拾與蘇聯關係密切的中東世俗共和制國家。敘利亞是重點打壓目標之一。2001年,美國軍方高官克拉克宣稱,美國打算在5年內顛覆7個國家,開始是伊拉克,緊接着是敘利亞,然後是黎巴嫩、敘利亞、索馬里,最後是伊朗。

  因此,2003年伊拉克戰爭後,顛覆敘利亞就提上議事日程。2003年美國出台的「中東夥伴倡議」,敘利亞是重點圍剿目標。2004年,美國開始進行「敘利亞自由廣播」,目的就是「聯合和團結敘利亞國內改革者,使敘利亞政府同時面臨內外兩重壓力。」維基解密稱,2006年美國再次制定在敘利亞政權更替的政策。2006-2010年間,美國通過「中東夥伴倡議」向敘利亞流亡者提供600萬美元資助,用於培訓敘利亞的記者和社會活動分子等計劃。美駐大馬士革使館一封電報披露,2005-2010年期間,一筆數額為1200萬美元資金,被以美國國務院「中東夥伴關係倡議」項目的名義注入敘利亞。

  美國許多智庫專門設有「敘利亞小組」或「敘利亞工作組」,用以同敘利亞反對派聯繫,並出版了大量有關政權更替的文件。敘利亞主要反政府組織「敘利亞全國委員會」(CNS),其多名領導人與美國「民主輸出」機構有瓜葛。英國的新保派組織「亨利.傑克遜團體」(由美國和歐盟支持)也積極策劃敘利亞政權更替。2011年底,美國負責近東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傑弗里.費利特曼在國會作證時表示,美國將「毫不留情地從外交和資金上支持敘利亞反對派,直到實現更替巴沙爾政權的目標」。

  美國和平時期在敘利亞播下的叛亂種子,最終在2011年開花結果。這些曾受到美國資助的敘利亞反對派,在敘利亞危機爆發後表現活躍,成為撕裂敘利亞寧靜生活的第一波衝鋒者。

  第三方勢力暗處放冷槍

  西方大國在中東的政權更替大體書寫了三個版本:2003年武力推翻薩達姆政權是「1.0版」;2011年在突尼斯、埃及等國實現「民主轉型」是「2.0版」;對利比亞和敘利亞的干預則屬「3.0版」,即從最初的「非暴力革命」升級為「混合戰爭」。

  在敘利亞危機中,外部干涉的痕跡比其他中東國家更明顯。2011年1月底,就在埃及抗議活動持續升溫、敘利亞國內抗議蠢蠢欲動之際,美國馬上將駐敘大使羅伯特.福特派往大馬士革,以加強對敘利亞民眾抗議的「指導」。2011年3月,隨着敘利亞危機升溫,美國等外部勢力的干涉力度也隨之加大。3月17-18日的德拉暴亂,明顯受到以色列和西方情報機構支持。當時,隱蔽在高處的狙擊手同時向警察和抗議者開槍,目的就是激化警察與抗議民眾的對抗情緒,藉以擴大事端。這種伎倆在烏克蘭基輔以及世界其他地方的暴力衝突中曾一再發生。

  2012年6月30日,聯合國特使科菲.安南曾力促敘利亞各方在日內瓦達成停火協議,並啟動政治過渡進程。但美國及其盟友卻大量向敘利亞武裝分子輸送重武器,給予大量資金支持。美國及其盟友還在安理會決議中附加新條件,啟動對敘利亞經濟制裁和軍事行動,使安南主導的日內瓦和談機制無功而返。安南事後抱怨,正是美國政府作梗,才使其斡旋和談使命失敗。

  美國等外部勢力謀求推翻巴沙爾政權,不同於對付利比亞那樣直接動武,而是資助反對派武裝、策動「代理人戰爭」。2011年8月18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公開宣稱「巴沙爾必須下台」。奧巴馬還授權中情局,「訓練」、「培訓」和「裝備」敘利亞反對派武裝。根據該計劃,美國支持卡塔爾從8個巴爾幹國家購買武器,然後通過土耳其和約旦運給「敘利亞自由軍」等超過50個敘反對派組織。2011-2012年,至少有2750噸武器(包括榴彈炮、便攜式火箭筒、狙擊步槍等)從利比亞運至土耳其。

  資助極端宗教勢力加強內耗

  為推翻巴沙爾政權,西方大國還資助極端宗教勢力,借其消耗、推翻巴沙爾政府。時任美國國務卿克里坦承,敘境內可能有800-1200個反對派武裝,其中15%-25%武裝團體是「壞傢伙」。2012年10月《紐約時報》披露,美國官員首次承認,美國運抵敘利亞的武器絕大部分給了「征服陣線」等極端伊斯蘭組織。2014年10月,時任美國副總統拜登公開抱怨,美國提供武器的聖戰分子主要是「征服陣線」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基地」和極端聖戰分子。

  總之,為推翻敘利亞政權,西方國家幾乎用遍了「顏色革命」的所有招數:最初是「非暴力抗議」這一「A計劃」;該計劃未能奏效後,便轉向「B計劃」,即從「非暴力抗議」轉向「暴力抗議」,為反對派提供武器、訓練和資金;這些舉措仍未動搖敘利亞政權根基後,美國又轉向「C計劃」,即引入境外聖戰分子、僱傭軍及各種恐怖分子,使武力進一步升級。正是西方國家推波助瀾,才使敘利亞危機愈演愈烈,最終變成慘烈的全面內戰。幸虧2015年9月底俄羅斯軍事介入敘利亞,才使巴沙爾政權轉危為安。

  媒體充當顛覆敘政權的幫兇

  在敘利亞危機中,西方媒體不斷進行煽動性和歪曲性報道,扮演了幫兇者角色。早在2011年敘利亞危機爆發前,社交網站Facebook和有關敘利亞的博客上,就出現了呼籲示威的帖子,這些帖子都是在美國撰寫、由美國人發布的。敘利亞危機爆發後,西方媒體總是有意誇大反政府遊行的人數規模,對支持巴沙爾總統的遊行則幾乎從不報道。美國福克斯新聞在評論敘利亞危機時,只稱呼「反對派」和「抵抗運動」,意在將抗議活動合法化。美歐和海灣媒體還暗示,抗議者推翻「阿拉伯獨裁者」,等同於1848年歐洲的民主革命,以及1989年「解放」蘇東陣營。敘利亞內戰升溫後,西方媒體對敘利亞的輿論戰隨之升溫。它們竭力妖魔化巴沙爾政府,將其界定為「獨裁政權」,只發布攻擊敘利亞現政權的新聞(相當部分並不屬實),對反對派的惡行則視而不見。

  為妖魔化敘利亞現政府,西方媒體不顧起碼的新聞操守,頻頻製造「假新聞」以混淆視聽。法國電視台很多記者被稱為「大屠殺的目擊證人」,他們實際上生活在迪拜、約旦和科威特。2011年6月6日,西方媒體報道,敘利亞活動分子阿米娜.阿卜杜拉.阿拉夫.奧馬里被政府安全部門帶走,這個反抗行動領導人實際是一個反阿拉伯的美國人虛構出來的。最典型的是「白頭盔」宣傳造假。該組織看似在敘利亞從事救援工作,實則許多救死扶傷的宣傳照片都是攝影棚裏完成的,目的就是為西方國家干涉敘利亞創造「人道主義」理由。2018年4月7日,「白頭盔」宣稱,敘反對派武裝控制的東古塔地區杜馬鎮遭到疑似毒氣襲擊,但4月11日敘政府軍後來在該地區發現了該組織拍攝假新聞的「影視基地」。2019年2月13日,BBC負責敘利亞新聞報道的製片人利亞姆公開承認,2018年4月在敘利亞杜馬鎮拍攝的「被化學武器襲擊後的醫院」視頻是「白頭盔」造假擺拍的。

  經濟恢復需30年

  敘利亞內戰被稱為「微型世界大戰」。參與敘利亞危機博弈的至少有三組力量:最上層是美國與俄羅斯,中層是伊朗、沙特、土耳其等地區國家,最下面才是巴沙爾政府和各種反叛力量。這些力量關係錯綜複雜,目標訴求各異,將敘利亞向不同方向撕裂。敘利亞持續動盪,不啻打開「潘多拉魔盒」,使敘利亞元氣大傷,從穩定綠洲變成恐怖天堂。

  敘利亞原本是地區中等強國,政局穩定、民眾安居樂業。但敘利亞危機使該國由治到亂,面臨嚴重人道主義災難。據統計,多年內戰共造成47萬死亡,190萬人受傷,受傷人數比例超過敘利亞人口11%。戰亂還造成1250萬人流離失所(其中400萬流亡國外),半數城市被毀,大量良田拋荒。據「敘利亞政治研究中心」報告,2011年以來,敘利亞已有400萬棟建築被毀,3000所學校、70%的醫院和衛生機構、60%基礎設施、數以千計的工廠和上萬家小企業被毀,許多城市幾乎完全癱瘓。截至2015年底,敘利亞經濟損失超過2547億美元,為2010年敘利亞GDP總量的4倍。失業率從2011年的14.9%增加到2015年底的52.9%。據統計,敘利亞經濟恢復到2010年水平至少需要30年時間。

  敘利亞陷入動盪後,「基地」組織頭目扎瓦希里公開呼籲穆斯林發動「聖戰」,推翻巴沙爾政權。全球聖戰分子紛至沓來。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2014年6月興起的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在鼎盛時期,「伊斯蘭國」吸引了來自五大洲86個國家的3萬多名聖戰分子。儘管「伊斯蘭國」目前氣數已盡,但美方估計,敘利亞北部至少有4000-6000名「伊斯蘭國」殘餘分子。敘利亞儼然成為極端恐怖勢力活動的大本營和滋生極端恐怖勢力的最大溫床。

  敘利亞地處中東民族教派「斷裂帶」。從民族結構看,除阿拉伯人,還有庫爾德人、亞美尼亞人、土庫曼人和吉爾吉斯人;從宗教構成看,既有伊斯蘭教教徒,也有基督教徒、天主教徒,各宗教內部又分各種教派。一位敘利亞教授曾說過:「我們國家有47個不同的種族和教派,就像一杯水一樣。你無法將它們分割開來,如果你不小心摔了這杯水,那它就沒了。」敘利亞危機爆發後,敘利亞各教派的潛在矛盾日趨公開化,尤其是遜尼派與什葉派分支阿拉維派矛盾激化。遜尼派反叛勢力得到沙特、卡塔爾、土耳其等國支持,阿拉維派則力挺巴沙爾政權,由此使敘利亞形成「遜尼派VS什葉派系」的「文明內的衝突」。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