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學術自由不能絕對化

時間:2018-12-11 03:17:19來源:大公報

  19世紀法國著名微生物學家巴斯德(Louis Pasteur, 1822-1895)有句名言:「科學無疆界,因為知識屬於全人類,且是照亮世界的火炬(Science knows no country, because knowledge belongs to humanity, and is the torch which illuminates the world)。」後來,「科學無疆界」這句話被借喻引申出「學術無禁區」(Academic research knows no bounds)的說法,來形容「學術自由」。

  不過,世上並無絕對的自由,「學術自由」(academic freedom)也不例外。我們面前就有一個現成的例子。

  日前,深圳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聲稱成功使用基因編輯技術(gene-editing technique),通過人工受孕誕生出對愛滋病具有先天免疫力(innate immunity against HIV)的嬰兒,這一消息震驚(shock)全球。中國政府聲明此舉違犯有關法律,必定嚴肅查處;中外生物科技學界強烈譴責賀建奎違背了該研究領域的行為準則(code of conduct)和道德規範(code of ethics)。可見,「學術自由」在一些領域裏是要受法規和倫理道德約束。

  就基因編輯技術而言,目前的共識是只能在實驗室裏進行而不得應用在人類胚胎。這不僅出於對有關技術是否成熟的考慮,而主要是顧慮對人類和社會不可預知的後果。既然基因編輯技術可以造出有先天免疫力的嬰兒,當然也可以用來改變嬰兒其他方面的特徵(traits),如身高、眼睛的顏色甚至智力(intelligence);有錢人家就可以有比其他人家「優良」的後代。屆時,何來「人皆生而平等(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若真的這樣做,那與希特勒實行的優生學(Eugenics)在本質上有何不同?希特勒認為「亞利安」(Aryan)是最優秀的人種,所以他要滅絕「劣等」的猶太人。而為了「淨化」(cleanse)亞利安人種,他授權執行「安樂死」計劃(Euthanasia Programme)消滅身心殘疾兒,被屠殺者原定三歲以下,最終改為16歲以下,據統計至少有70273名德國兒童被「淨化」掉。

  據說賀建奎年輕時想成為中國的愛因斯坦(Einstein),而現在西方傳媒稱他為「中國的費朗根斯坦(China's Frankenstein)」。這後一個「斯坦」是英國作家瑪麗.雪萊(Mary Shelley, 1797-1851)小說《科學怪人》(The Modern Prometheus)中的科學家主角,他用死人造出一個怪物,最終危害社會也威脅到自己。   亦 然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