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南京首次公開吳石等英烈戶籍卡

時間:2025-11-10 05:02:38來源:大公报

  左圖:《沉默的榮耀》劇中原型吳石、陳寶倉、聶曦3位烈士及其家人的戶籍卡原件近日在南京首次公開。\網上圖片 右圖:在福建省福州市吳石將軍生活過的地方,很多市民遊客來此參觀,緬懷先烈,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圖為在福州市螺洲鎮的吳石故居,人們向吳石雕像敬獻鮮花表達敬意。\新華社

  反映台灣隱蔽戰線鬥爭的電視劇《沉默的榮耀》在兩岸均引發收視熱潮,劇中原型吳石、陳寶倉、聶曦3位烈士及其家人的戶籍卡原件近日在南京首次公開。這些形成於1946至1948年間的珍貴史料,與國家安全部此前解密的檔案形成互證,進一步呈現了英烈們從南京潛伏到台灣就義的悲壯歷程。\大公報記者 賀鵬飛南京報道

  《沉默的榮耀》基於真實歷史事件創作,呈現了1949年至1950年間吳石、朱楓、陳寶倉、聶曦等烈士真實潛伏事跡,開播後不僅收視率持續攀升,還引發了觀眾的「考古熱」。南京市檔案館工作人員也從館藏的南京解放前夕戶籍檔案中查詢3位英烈的戶籍卡檔案,通過姓名、籍貫、任職單位等多維度交叉比對,最終找到了他們及家人的戶籍卡。

  為研究英烈軌跡提供實證

  這批70多年前的戶籍卡,清晰地記錄了吳石等人在南京期間的居住地址、職業身份等信息,戶籍卡上還貼有他們的黑白照片。吳石的戶籍卡明確標註其當時50歲,「服務處所」為「國防部史料局」,「業別」為「局長」,住址登記為「湖北路翠琅村1號」;陳寶倉的戶籍卡顯示其48歲,「服務處所」為「國防部」,住所為「豐富路342號」;聶曦的戶籍卡詳細記錄了其年齡29歲,「服務處所」為「國防部史料局」,住所在「炮標」。3張戶籍卡均黏貼有當年的照片,成為還原英烈隱秘歲月的直觀物證。

  南京市檔案館還查找到吳石的妻子王碧奎、長子吳美成、次子吳韶成、幺子吳健成、長女吳蘭成、次女吳學成;陳寶倉的妻子陳師文通、女兒陳禹芳;聶曦的妻子高申、女兒聶欽、兄弟聶磊等人的戶籍卡。該館工作人員表示,這些戶籍卡是吳石和陳寶倉、聶曦烈士在南京留下的生活印記,為研究他們的活動軌跡提供了無可替代的實物支撐。

  據相關史料,吳石早在1911年就曾來到南京,住址不詳,後又於1934年來南京,任職於參謀本部,居住在五台山村的一棟三層小洋樓。1946年,他第三次到南京工作和居住,任「國防部軍史史料局」局長,住址即戶籍卡上的翠琅村1號。

  據了解,吳石、陳寶倉、聶曦均為1949年赴台執行秘密情報任務的革命英烈。其中,吳石以「國防部參謀次長」身份潛伏,被譽為「密使一號」,搜集的台灣戰略防禦情報可為解放軍渡海作戰提供重要參考。陳寶倉作為保定軍校高才生,長期在敵營核心開展統戰與情報工作。聶曦則以副官身份協助二人搭建情報傳遞網絡。3人於1950年因叛徒出賣壯烈犧牲。

  吳石之子吳韶成曾在《50年代在台灣殉難的吳石將軍──揮淚憶和父親走過的歲月》寫道:「1934年夏,我們全家回到南京,在五台山村租了房子,房子一共三層,我們住二、三層。」「最後租了一套三層獨立洋樓,離玄武湖很近,叫百子亭。父親在參謀本部任職,兼陸軍大學教官。我被安排進南京鼓樓小學唸書。之後的兩年多時間,我們家的生活過得十分安寧、和諧。這段時間是我們過得最幸福的日子。」

  台青年期待兩岸早日統一

  南京台灣青年創業學院副總經理韓鳴國說,「這些戶籍卡的發現進一步證明了《沉默的榮耀》所反映的歷史事實,讓我們知道隱蔽戰線的英雄們真的很偉大,他們為了自己的使命、為了祖國的統一,不惜拋頭顱灑熱血,讓人非常感動。」

  韓鳴國去年曾參觀位於北京西山國家森林公園的無名英雄紀念碑,這是為紀念1950年代犧牲於台灣的隱蔽戰線無名英雄而建,但當時他對這段歷史只是略有了解,直到今年《沉默的榮耀》熱播後才開始深入了解吳石等烈士的事跡。

  「看了《沉默的榮耀》,我越發希望兩岸能夠早日統一。」韓鳴國表示,希望能夠帶領更多的台灣青年回到祖國大陸,來親眼看一下祖國大陸的進步跟發展,而不是在台灣聽民進黨當局的虛假宣傳。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