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兩岸共同撰史 台青找回中國心

時間:2020-06-03 04:24:14來源:大公報

  圖:兩岸學者合作搶救珍貴歷史。圖為《抗日老戰士口述史資料搶救整理》項目組在討論《南京保衛戰老兵口述史》書稿\陳旻攝

  香港2020年中學文憑考試歷史科竟然出現美化日本侵略者的試題,引發各界強烈批評。更令人驚訝的是,四成考生竟認為「日侵華『利多於弊』」。這顯示香港的教育出現嚴重問題。其實在台灣教育界也存在同樣的「媚日」問題。台當局實施「媚日」、「去中國化」教材,炮製最「獨」教科書,切斷兩岸的歷史聯結,向台灣青少年灌輸「台獨」思想。兩岸學者紛紛向大公報表示,大陸、台灣以及香港應該成立共同的歷史出版社,撰寫歷史,使港台青少年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和價值觀。\大公報記者陳旻報道

  「民進黨認為在『事實台獨』與『法理台獨』之間,還有一個『人工獨』的運用,即『台獨歷史』與『文化台獨』,以此塑造台灣年輕一代對『台獨』的盲目認同。」台灣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教授、歷史教育新三自運動協會理事長吳昆財在接受大公報專訪時一針見血地指出,從2000年以來,民進黨陳水扁政府以及蔡英文政府繼承李登輝主政時期在中小學所推行的「同心圓理論」,推動「台灣主體」論述的歷史教育,在台灣中小學歷史、語文和社會等課目進行「去中國化」和「自我殖民」教育,企圖徹底切斷台灣與祖國大陸的歷史、文化連結,以達到「人工獨」的目標。

  台學者批當局消滅中國史

  吳昆財表示,對於「去中國化」,民進黨先是把「台灣史」的內容增加為一冊,讓它和中國史、世界史並列。這就是量變。「台灣自古以來就隸屬於中國,所謂台灣史原本屬於地方志,根本不能單獨立冊。可是李登輝與民進黨偷天換日,把台灣史的分量增加,讓它先於中國史,教授給台灣學生。」

  在2019年新課綱,民進黨當局進一步再把中國史納入東亞史。吳昆財說,「中國史」三個字可謂徹底消失於台灣學子的記憶裏。這是質變:「去中國化」歷史教育的最終目標。台灣史終於成為了「國史」,往後再也沒有中國史。「這種『去中國化』歷史教育,某種程度就是在意淫台灣,因為雖不能成立『台灣國』,但卻有『台灣國史』。」對於台灣中小學校歷史教育出現的「自我殖民」觀,吳昆財指出,為了反對中華文化,否認中華民族與中國史,所以民進黨當局在歷史課綱裏,不斷要求學生了解日本殖民台灣所帶來的建設,而不問這些建設的目的為何。這完全是一種因「反中」而必須抬高日本殖民、最後淪為「自我殖民」,甚至數典忘祖的史觀。

  民進黨當局把「中國史」納入了「東亞史」,完全朝「去中國化」方向修訂,使島內青少年感到困惑。台灣大學生東鋒說,「我們是台灣人,為什麼要學中國史」這樣的疑惑自高中時期一直困擾他。當他遇到了新的語文老師後,讓他重新認識到學習自己祖國的文化和歷史的重要性。

  台青:錯誤史觀困擾年輕人

  東鋒表示,語文課有很多古文、古詩詞,大部分的語文老師都只是着重於解釋內文,但是這個新的語文老師不一樣,他講課時會補充許多歷史背景知識。「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教古文《燭之武退秦師》時,把春秋時期的歷史脈絡、當時晉、秦、鄭以及周邊其他各國的利害關係都一一剖析給我們聽,然後才教課文。經過他的解說,我才感覺到歷史竟能如此鮮活,而且充滿智慧,可以穿越幾千年和我們的現實生活聯繫起來。」

  「現在很多人喜歡說我們是『天然獨世代』,在我覺得是受政治力刻意扭曲的錯誤史觀影響。」東鋒說,民進黨一再竄改歷史課綱,以達到「去中國化」的政治目的,不但美化了日本殖民統治,更貶低和遺忘了早期東渡墾台的祖先。這樣的歷史教育等於沒有歷史教育。

  為了使台灣、香港的青少年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吳昆財建議大陸、台灣、香港與澳門共同成立專業的歷史出版社,出版有聲的歷史影片與書籍,以反擊「台獨教育」。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