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台當局「經濟成績單」慘不忍睹/朱穗怡

時間:2019-02-13 03:18:34來源:大公報

  新年伊始,但台當局的「經濟成績單」已是慘不忍睹:外銷訂單連續兩個月負增長,去年12月更是銳減10.5%,是32個月來最大衰退幅度,預料今年1月甚至減少約12.4%至14.7%;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連續5個月走弱,去年12月下跌至44.8%,是2012年PMI創編以來最快緊縮速度,由此製造業連續兩個月呈現代表「衰退」的藍燈並不讓人意外;在一系列經濟指標暴跌的情況下,去年第四季台灣經濟增長率僅約1.76%,是近10季最低,而今年全年經濟增長率也下調至2.4%,近3年最低。蔡政府常吹噓「當前是台灣經濟20年來最好」,但謊言終究經不起考驗。台灣經濟如何,數據會說話,不是蔡英文和民進黨說了算。

  島內經濟數據顯示,外銷訂單衰退最嚴重的是機械業,驟跌22.5%。此外,資訊通信產品訂單衰退13%,晶圓、記憶體、印刷電路板等電子產品衰退8%,光學器材減少7.5%。機械和電子產業可謂台灣這一波經濟下滑的重災區。而在美國挑起的對華貿易摩擦中,中國大陸的機械電子行業受影響最大,可見中美發生經濟紛爭,台灣也難獨善其身。當時蔡政府對於華府「圍攻」中國大陸,還見獵心喜、幸災樂禍,為了向特朗普政府表忠心,又是增購美國大豆,又是禁止政府機構使用華為產品,結果「媚美」的下場就是拖累島內主力產業,損害台灣經濟發展。

  其實,稍有經濟常識的人都知道,大陸是台灣第一大出口地,台灣對大陸的出口比重高達四成,如果大陸經濟出現問題,台灣能安然無恙嗎?島內輿論指出,中美貿易摩擦導致大陸廠商經營趨於保守,減少自台採購,而大陸是台灣最大出口市場,台對美出口比重只有11.8%,台廠失去的大陸商機很難從美方彌補回來。尤其台灣資訊、通訊等高科技產品在對大陸出口的比重相當大,台當局禁用華為設備,已對華為在台的一眾供應商包括鴻海大立光、台積電、日月光控、聯發科、欣興電子、晶技、聯恩、華通、南亞科、旺宏造成負面效應,如果對大陸高科技產業作出進一步的限制措施,勢必衝擊島內高科技發展和進出口,從而影響台灣整體經濟發展。

  蔡政府上台以來破壞兩岸關係,刻意疏遠兩岸經合,已是違反經濟規律,加之所謂「新南向」政策失敗、未能開拓新市場,而中美貿易摩擦又未結束,全球經濟前景不明朗,台灣今年的經濟狀況恐不樂觀。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