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九月二十日,颱風「米娜」遠去,「樺加沙」本周中料逼近香港。\中通社
【大公報訊】記者伍軒沛報道:颱風「米娜」遠離香港,樺加沙接力而至。根據天文台資料,米娜是今年第十個影響香港的熱帶氣旋,打破自1946年以來1至9月期間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的最多次數紀錄。「樺加沙」昨日迅速增強為強颱風,風眼現形,有機會增強為超強颱風,最快明天(22日)進入本港之東南800公里範圍。天文台預測,周三(24日)本港離岸及高地風力達11級,即暴風級數,風力時速介乎104至117公里。
水位高度或與「天鴿」「山竹」相若
天文台昨日公布最新預測移動路徑圖顯示,「樺加沙」將於周三早上,在天文台以南約80公里的珠海市佳蓬列島以南海域,以超強颱風級別掠過,中心附近最高持續風速達每小時185公里,較前晚(19日)向南推約30公里,相比2018年襲港的超強颱風山竹最近香港時100公里,再近20公里。
天文台表示,「樺加沙」環流非常巨大,預料其猛烈的風力會對本港帶來相當大的威脅。「樺加沙」料於明日進入本港800公里警戒範圍,中心附近最高持續風速每小時205公里。
天文台預料,「樺加沙」靠近廣東沿岸時會帶來顯著風暴潮,海面上升會導致部分地區水浸。「樺加沙」若以超強颱風的強度在本港以南近距離掠過,並配合最高天文潮的時間,沿岸水位會上升得更高。現時評估,屆時的水位高度可能會與2017年「天鴿」、2018年「山竹」吹襲時相若,但實際水位升幅仍取決於「樺加沙」的強度,以及最接近本港的距離及時間。
今年或兩掛10號波 61年來首見
翻查天文台資料,自1946年起發出的10號風球共有18個,如果「樺加沙」最終增強為10號風球,將成為今年繼「韋帕」後的第二個10號風球,也是1964年至今,61年來首次同一年打兩次10號風球。翻查紀錄,對上一次同年發出兩次10號風球,已是1964年時的超強颱風「露比」及颱風「黛蒂」。
資料顯示,「山竹」襲港期間,有458人受傷、超過6萬宗塌樹報告、至少500宗玻璃窗或玻璃幕牆損毀報告、超過4萬戶電力供應中斷。「天鴿」襲港期間,本港最少有129人受傷、超過5300宗塌樹報告、多宗高空墜物意外、一宗山泥傾瀉報告及多處水浸報告。
天文台表示,會繼續密切監測「樺加沙」的發展及其對本港天氣及沿岸水位的影響,提醒市民留意最新天氣消息,盡快做好一切防風、防水浸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