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2024感動香江人物

時間:2024-12-13 05:01:40來源:大公报

  圖:2024感動香江人物

  傳承粵劇藝術不停步\粵劇傳承人、演藝及戲曲界藝人 汪明荃

  汪明荃從事演藝事業逾50年,多年來弘揚傳統粵劇,推動戲曲保育、傳承、培育及觀眾拓展,為業界默默耕耘逾20年,致力提升本地粵劇藝術水平。她的藝術成就備受尊崇,2024年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第十八屆香港藝術發展獎」最高榮譽大獎「終身成就獎」。

  汪明荃表示,中國有300多種戲曲,自己在香港接觸到粵劇。她很喜歡粵劇舞台上的「唱做唸打」,還去了解其中的發展及傳承工作,發覺粵劇在很長一段時間無人關注,隨後便全身心地投入到粵劇的台前幕後的工作,希望參與傳承。在她推廣粵劇保育以來,看到政府對粵劇的支持各方面都在提升,包括現在的西九戲曲中心、油麻地戲院的培訓中心等,粵劇演出的機會也能達到一年1200至1400的場次數量,還有香港藝術發展基金資助的新秀計劃。她亦強調,粵劇仍算比較小眾,並面對青黃不接,傳承保育的腳步不能停下,業界要栽培多一點人才。

  期望把善意傳承下去\「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創辦人 陳葒

  香港的補習風氣盛行,但草根家庭的孩子缺乏資源,未必有能力付費補習,學業成績可能因此愈來愈差、自信心也愈來愈低落。為幫助這些孩子,中學校長陳葒毅然辭去年薪百萬元的校長職位,轉為擔任教育義工,2011年4月創立「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組織社會上的有心人成為義師,免費為有需要的學生進行一對一補習。自2014年起,每年都有百多名參與計劃的學生考上大學,也有百多人升讀副學士或高級文憑課程。

  陳葒表示,許多參加過補習班的孩子後來亦成為補習班的老師,期望善意可傳承下去,讓社會變得更加美好。

  只要身體許可都要做義工\常青義工 蕭亞意

  東涌近年不少新屋邨落成,有舊街坊當義工,幫助新街坊適應。93歲蕭亞意當義工至今接近5年,更是一位擁有約3年年資的義工樓長,平時協助派單張、照顧小孩等,也不時為其他長者提供服務。蕭亞意說,只要身體許可,都會繼續做義工。她形容,與一起做社區服務的年輕義工「情同嫲孫」,而能夠幫助到別人,讓她十分開心。

  蕭亞意表示,最難忘是教導一名SEN小朋友做數學題,掰着手指頭慢慢算,帶動了小朋友的學習興趣,自己也學會了加減乘除。

  別吝嗇自己的一分力量\33個孩子的寄養媽媽 龔黃螢敏

  「付出多些愛給身邊的人。」33名嬰幼兒的寄養家長龔黃螢敏曾在院舍工作,在不幸罹患重病後發現,自己可在家中幫助有特殊情況的初生嬰兒。

  龔黃螢敏說,現在她家正「接待」第33位小朋友,而許多初生嬰兒人生中的「第一次」都是在她一家人的見證下發生,帶給他們一家無數珍貴的愛與回憶。「不要吝嗇自己的一分力量」,她鼓勵香港市民多些包容心,盡力去幫助有需要的人,更要發掘每一個人的長處。

  讓愛惠及有需要兒童\愛心寄養夫婦 鄔志遠、徐亦妮

  現時香港有900多個寄養家庭,結婚6年的警員鄔志遠和妻子徐亦妮正是其中之一。身為化妝師的徐亦妮表示,疫情期間比較空閒,本想退休後再申請成為寄養家庭的想法被提上日程,亦得到先生的支持。無生育經驗的兩人,由餵奶換尿片到陪伴做功課,逾3年來照顧10名1歲到8歲的兒童。

  「對寄養的孩子來說,不需要特別去做什麼,只要當自己的孩子去對待就好。」鄔志遠說,他希望香港有更多有條件的家庭伸出援手,讓愛和溫暖惠及有需要的兒童。

  用愛心幫助更多動物\流浪動物收容中心「阿棍屋」創辦人 謝婉儀

  謝婉儀表示,成立流浪動物收容中心「阿棍屋」是因為自己的狗狗「阿棍」。阿棍早年因病離世,謝婉儀希望紀念阿棍之餘,亦能延續對阿棍的愛。她先後接收過千隻的動物,照顧和教導牠們。她認為此次獲獎有很大的鼓舞作用,亦希望藉着這個正能量,幫助更多生命。

  謝婉儀分享,在經營「阿棍屋」時遇到經濟條件、個人精力等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特別是在如何醫治患有傷病的動物方面。

  善用肢體語言打破隔閡\跨越語言障礙的非裔義工 Sanday Chongo Kabange

  Sanday Chongo Kabange不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但他早已視香港為第二個家鄉。「今天是我幫別人,明天或許是自己受到幫助。」Sanday認為,作為香港的一分子,每個人都有義務幫助他人,這也正體現了這座城市的靈魂:永不言棄、互幫互助。

  被問到如何跨越語言障礙時,Sanday說雙方使用「肢體語言」,能做到順暢交流,更重要的是給予他人尊重,用微笑帶動氣氛。最後,Sanday更是用粵語表示:「多謝大家。」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