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香港海關聯同亞太區情報聯絡中心昨日舉行為期三日的「打擊洗錢和跨國有組織犯罪國際論壇」。\大公報記者林少權攝
【大公報訊】記者古倬勳報道:香港海關聯同亞太區情報聯絡中心昨日(10日)舉行為期三日的「打擊洗錢和跨國有組織犯罪國際論壇」,是海關首次舉辦以打擊洗錢和跨國有組織犯罪為主題的大型國際論壇,其間海關與香港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強化關員在應對新興金融科技罪行的科技執法技術研發及培訓。
論壇有逾250位來自世界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執法機構及國際組織代表、金融科技業界持份者、本地監管機構代表等人士參與,從不同角度探討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及洗黑錢策略,以及將來的協作模式。律政司司長林定國、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海關關長何珮珊、港大校長張翔出席開幕儀式。
林定國在致辭時表示,香港在打擊洗黑錢及跨國有組織犯罪方面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包括與33個司法管轄區簽訂了雙邊相互法律協助協議,早前香港應印尼要求凍結了逾800萬美元涉及詐騙和洗錢犯罪得益,以將沒收資金歸還予印尼的受害者,以及今年8月香港及新加坡警方與國際刑警合作,成功瓦解一個涉及詐騙及洗錢的跨國犯罪集團,反映相關協議在有效起訴跨境犯罪、追討犯罪收益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與港大合作 應對新興金融犯罪
鄧炳強致辭時指犯罪分子利用金融系統從事洗錢和跨國有組織犯罪活動,亟需加強國際合作予以共同打擊,各與會國家或地區除積極參與國際組織促進情報交流外,亦應不斷完善符合國際標準的反洗錢法律框架及監管制度。
何珮珊指出,全球各地的執法機構正面臨各類型的跨國有組織犯罪,包括販毒、逃稅、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網絡犯罪等,而洗錢一直是最普遍的跨境犯罪之一,對全球的金融穩定帶來嚴重威脅,區塊鏈、虛擬資產等創新科技均改變了全球金融系統的運作,亦帶來了新的洗錢風險,期望透過今次論壇提升亞太區海關成員打擊洗黑錢的策略及執法能力,建立更緊密的執法情報網絡,提高打擊罪案的成效。
何珮珊亦提到,海關今次透過與港大簽署備忘錄,強化海關人員在打擊洗黑錢、恐怖分子資金籌集及和網絡侵權活動方面的能力,雙方亦會合作為亞太區海關人員提供反洗錢及科技執法的短期課程,提高國際合作打擊罪案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