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上)小張到達景點後,只自顧自的坐在椅子上玩手機,完全沒有做好「導遊」工作。(中)讀者黃先生表示,自己的「導遊」柒柒,完全不熟悉景點位置,全程要靠手機地圖導航,令他浪費了不少時間。(下)讀者何小姐的「導遊」小雅,不單不懂景點位置要向路人查詢,更將大館警察舊宿舍誤以為是可參觀的監獄,令何小姐氣憤不已。
旅遊模式轉變,深度遊成為趨勢!網上社交平台近來湧現宣稱可提供「客製化」行程接待的「香港地陪」(即導遊)服務,吸引不想參加旅行團、但又「不熟路」的訪港遊客光顧。
不過,這些「導遊」往往不是香港持牌導遊,而是憑旅遊簽證赴港人士,涉嫌非法受僱提供「無牌導遊」服務。《大公報》接獲多位讀者報料,指光顧這些「地陪」,一天收費688至900元人民幣不等,但質素極差,帶錯路時有發生,甚至帶着旅客到已閉館的旅遊點,在景點的解說更是錯漏百出,影響香港旅遊形象。
旅遊界人士表示,這些「無牌導遊」對旅客缺乏保障,建議當局增加宣傳,打擊非法導遊。\大公報記者 李茵、張真、石三原(文) 張真、鄧浩朗(視頻)
多名讀者報料,聲稱可提供「導遊」服務的「地陪」普遍不熟路,甚至一天內三次迷路。「香港的導遊這麼差?」原來是假導遊作怪。
「他說自己熟悉香港大街小巷,結果貨不對辦。」讀者陳小姐(化名)於11月初透過內地社交平台認識小張,對方自稱深圳人,經常往返深港兩地,「地陪」服務一天收費900元人民幣。他為陳小姐設計的「一日遊」行程,先去參觀深水埗配水庫,但離開時,小張在分叉路前躊躇很久,陳小姐憶述,「他說太久沒來,忘了路線」,最終要問晨運的街坊才找到下山的路。
七分鐘路程行了20分鐘
他們接着去香港文化博物館,小張全程看着手機導航、帶陳小姐搭港鐵到沙田站,但在新城市廣場內兜兜轉轉,找不到出口,其間需向途人問路,花了近20分鐘才行到博物館。陳小姐其後自行查閱到訪文化博物館交通,發現若搭港鐵到車公廟站,只需步行7分鐘便到博物館。
小張帶陳小姐參觀中環大館時再次迷路,在山頂纜車站附近繞了半小時仍未找到路,最終靠導航找到半山自動扶手電梯,才去到大館。在大館內,小張將酒吧誤當成參觀景點,又帶錯去正舉辦活動的場地,被工作人員請出來。
讀者黃先生(化名)亦遇到不熟路的「導遊」,行程中走了不少冤枉路。黃先生於11月在內地社交平台找到的「導遊」柒柒,也是全程靠手機導航,當日行程要去中環大館,但柒柒帶他穿過中環巴士站後,走到了國金中心,才發現走錯路,結果摸索了大半個小時,才到達大館。
按展板讀 屋邨變屋「屯」
據讀者反映,相關「導遊」對香港的景點和本地文化一知半解,解說粗略,甚至有錯。
陳小姐說,「導遊」小張帶她參觀文化博物館時,沒有解述博物館特色,而是自己拿着手機玩,並自行到處參觀,見到有趣的事物不忘打卡。參觀展示昔日香港公屋生活的美荷樓時,小張雖有講解,但疑似按展板內容介紹,他形容公屋是惡劣住房,衞生環境極差,他甚至將屋邨的「邨」讀成「屯」,說「看到這些什麼『屯』,就是公屋的意思」;講解公屋遊樂設施時,他將氹氹轉讀成「飛飛轉」。
讀者何小姐(化名)於11月來港旅遊,她說在內地社交平台找到的「導遊」小雅,帶她參觀黃大仙祠時,介紹在這裏可以求財運,但求不了姻緣。但她後來發現,小雅沒帶她參觀「月老及佳偶天成神像」。
安排混亂 多次「摸門釘」
三個「導遊」的設計行程都有大館,但他們對這景點並不熟悉。陳小姐說,小張簡單介紹舊中區警署建造年份後,便着她自行遊覽,他亦自行參觀。何小姐找到的「導遊」小雅,帶她遊走大館3號樓公廁一帶,並將警察舊宿舍誤以為是可參觀的監獄,更感慨「以前的人坐牢好舒服」。
有「導遊」事前未做足準備,令遊客「摸門釘」。陳小姐說,小張曾即興提議往參觀聖方濟各英文小學的天主堂,說是香港特色,但到達後發現教堂沒開放,並說「不好意思,教堂開放時間沒固定的,網上也找不到相關資料,只能碰運氣,沒辦法。」
何小姐的「導遊」小雅當日更是帶她連環食閉門羹,原擬參觀香港藝術館,但當日是閉館日,臨時才說不能往參觀。當天遇上天文台掛3號風球,小雅卻帶往乘搭摩天輪,到達後才發覺三號風球下不運作,唯有轉去下一個景點,而她沒為失誤道歉。
黃先生與何小姐亦反映,遊覽當天遇到「導遊」遲到、自顧自玩的問題。黃先生約了柒柒在旺角會合,但等候良久未見人,柒柒說錯過了一班跨境車,着黃先生自行到黃大仙,最終遲到逾半小時。
何小姐與小雅相約黃大仙見面,但小雅遲到近半小時。遊覽期間,小雅拿着手機到處拍照打卡,並多次用手機處理其他事情,何小姐需多次停下等候。何小姐無奈地說,「我請她做地陪,反而更像是我跟在她後面陪着她玩。」
小張10月已接5單工作
陳小姐說,小張承認沒有導遊相關牌照,但從事「香港地陪」已一年多,單是今年10月份,已接了五單「地陪」工作。
早前兩名以旅遊簽證來港做「陪拍」的內地攝影師,被入境處「放蛇」拘捕檢控,小張說有聽聞,並向陳小姐自爆來港做「地陪」是違法,「其實要做『地陪』,正式來講是要考導遊牌的,我拿的是旅遊簽證來港,但一般都是警察釣魚(放蛇)才能發現,不然很難查到。」
柒柒告訴黃先生,在不同的內地社交平台找客戶,透過旅遊簽證來港做「地陪」,一天收費688元人民幣,每月能來香港工作十多天,有時候一天能帶兩團。她承認沒有導遊相關牌照,並說「一旦成為專業導遊,就等於把自己綁死了,我喜歡沒有約束的,比較自由。」對於客人若在途中發生意外,她說從未遇過,但如真發生,她只懂找警察處理。
小雅表示,自己的招客賣點是一人身兼多職,除了制定遊玩攻略兼導遊,亦可做助理和攝影,拎包服務有求必應。她說在深圳的工作毋須經常坐班,「太閒了,所以可以兼職做『地陪』,也是個人愛好吧」,一個多月前開始做「地陪」,已接4、5單工作。她沒考導遊牌照,因為「要兼顧工作,哪有時間去考,而且做地陪更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