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今天起實施赴港「一簽多行」,深圳市口岸辦表示,最便利的七個陸路口岸,都已經做好了迎接「一簽多行」實施後客流增加的準備,應付出境人潮。
目前各個陸路口岸中,香港口岸只有羅湖及落馬洲有港鐵接駁,能應付大量人流迅速疏導旅客。而最有可能出現人潮及「瓶頸」狀況的,首推深圳灣口岸及蓮塘口岸,特別是早晚過境高峰期。
出現「瓶頸」主要原因,是深圳灣口岸連接深圳市區的地鐵線將在12日開通,深圳蓮塘口岸早就通了地鐵。深圳地鐵為口岸帶來大量人流,然而,兩個口岸的香港段,全部依靠巴士、小巴及的士疏導人流,疏導能力遠不及地鐵。
以蓮塘口岸為例,早晚人流高峰期,特別是晚上關口關閉前,經常出現過關「打蛇餅」,旅客到港後,繼續在巴士站及小巴站排長龍等車。
香港沒有地鐵連接的口岸,必須為「一簽多行」實施做好部署,優化交通安排及疏導人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