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位於灣仔的原舒適堡分店,昨日再易名「perFIT」,有不少會員前來做運動。\大公報記者林少權攝
【大公報訊】記者葉浩源報道:連鎖健身中心舒適堡上月突然宣布全線「暫時結業」,其中灣仔店改以「Healthy」名義重開,事隔不足一個月又再改名。醫療美容集團「perFACE」昨日(4日)正式公布以「perFIT」品牌接手舒適堡其中兩間位於灣仔及旺角的健身中心,指舒適堡會員憑其會員證即可使用服務。消委會表示有新投資者宣布有意接管舒適堡的部分業務,對受影響的消費者而言是重要的一步,建議消費者現時應盡量整理及檢視原有的服務合約及單據,了解原本購買的服務細節,包括餘下服務總額等,以便與新商戶核實記錄和聆聽建議方案,包括若然不願意接受新商戶所提供的服務,是否能要求退款。
會員:出示會員證即可進入
大公報記者昨午到已改名為「perFIT」的原舒適堡灣仔分店了解,中心如常營業,不少會員前來做運動,有會員到接待處了解健身中心改名後的相關事項。會員劉女士表示,店內一切如常,只是換了個新名字,職員沒有要求她簽署新文件,也沒有向她推銷新合約,只需出示舒適堡會員證即可進入。她早前繳付9000元簽約5年,現時不太擔心,指只要有人接手可讓她繼續使用服務便可。
醫療美容集團「perFACE」昨日正式公布,有意接管舒適堡部分健身及美容纖體業務,包括位於灣仔京城大廈的分店,並表示「perFACE」及「perFIT」與「Healthy」並無關係,從未接觸,亦不認識。早前舒適堡「暫時結業」後,一度以「Healthy」之名重開,惟外界一直未知實際操控者誰屬。當時不少舒適堡會員進入「Healthy」使用服務前,被要求簽署一份「申請取代舒適堡提供剩餘服務同意書」。
「perFACE」表示,是次洽商是直接與舒適堡進行,舒適堡用戶只需憑舒適堡會員證即可使用服務,包括曾與Healthy簽署申請書的舒適堡用戶。集團亦指出,目前正與受影響的700多名員工面試,現已聘請約200名舒適堡前僱員留任。
消委會籲留意退款安排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表示,新投資者於本月2日主動聯絡消委會,講解接管意向,目前正處於業務轉讓的階段,稍後可能會要求舒適堡的原有客戶簽署同意書,容讓他們讀取客戶的個人資料及交易紀錄,用作核實剩下的服務。她建議消費者整理原有的服務合約和單據,方便核實。消委會建議消費者,現時應盡量整理及檢視原有的服務合約及單據,了解原本購買的服務細節,包括餘下服務總額等,以便與新商戶核實記錄和聆聽建議方案。現階段消費者可能會有疑問,若然不願意接受新商戶所提供的服務,是否能要求退款。一般而言,消費者有權根據《業務轉讓(債權人保障)條例》向新或舊商戶要求退款,然而,亦要觀乎此交易是否構成業務轉讓才能作定奪。
翻查公司註冊處資料,「Per Fit Limited」公司董事為葉振國及妻子符芷晴,二人分別為上市公司亮晴控股的主席及行政總裁,旗下業務包括醫療美容集團「perFACE」。葉振國為榮興集團創辦人葉樹林之子。
此外,截至2024年10月4日下午5時,消費者委員會共接獲5344宗有關連鎖健身中心「舒適堡」暫時全線結業的投訴,涉及總金額190,857,353元,平均每宗個案涉及金額為35,714元。金額最高一宗涉及超過202萬元,最低一宗涉及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