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漫遊舊屋邨/勵德邨 同心圓 居民「坐井」話家園

時間:2022-10-06 04:23:49來源:大公报

  圖:勵德邨內裏別有洞天,站在走廊向上或向下望,會見到樓層一圈一圈,像置身夢幻隧道。

  圓筒型外觀、天井一般的中空設計,位於大坑的勵德邨,不僅是建築設計極具個性與特色的公屋,近年更成為紅遍網絡的打卡熱點,不少人慕名前往參觀,就連荷里活電影也來取景。

  然而,對居住在這個「同心圓」屋邨近半世紀的邨民來說,更重要的是在近三年的新冠疫情下,大家團結包容、守望相助,盡顯濃濃街坊情。隨着時代變遷,四周樓宇愈建愈高,邨民坐在家中不再能直接看見窗外的維港煙花,身邊朋友也一個個老去,但情誼難捨,老居民過着平淡的生活,一樣溫馨。\大公報記者 王亞毛(文) 林良堅(圖)

  勵德邨是全港首個以圓筒型設計的建築,也是唯一的圓筒型公屋,邨內的勵潔樓、德全樓是兩幢雙圓筒型大樓,外觀上猶如四隻煙囱,內裏卻別有洞天,人若站在底層,抬頭仰望,見到的是圓形的樓層一圈一圈向上,通向天空,盡頭透出一點藍色,猶如坐井觀天,也像置身夢幻隧道。這個獨特的建築設計,近年吸引不少本地居民以至訪港遊客前往打卡。

  不過,作為勵德邨第一代居民、在勵潔樓居住至今46年的張鳳霞,過去並無留意這大廈的建築特色,穿過大堂直接搭電梯上樓回家,才是生活日常,「以前忙於生計,打理家務、照顧孩子,只要肯做,到處都是事,自家的事忙完,還要看看周圍鄰居有沒有需要幫手……忙碌了一整天,哪還有精力留意建築有什麼特色?以前只覺得(這裏)和其他屋邨沒什麼不同。」

  今年初,孫子前來探望,說想見識下從未見過的圓筒型建築,在大年初一那天,張鳳霞帶着孫子走到圓筒大樓的地面層大堂中央,抬頭望去,這也是張鳳霞第一次以觀賞者的角度,與那些慕名前來打卡的人一樣,欣賞自己住了幾十年的家,「真的很震撼,以前未留意,這次一抬頭才發現,自己好像在『井底』一樣,真的很特別。」

  1976年搬來住時,興奮到好似中馬票!以前在家中甚至可看到維港煙花。

  張鳳霞回憶,1976年剛搬來前,一家人要擠住在100平方呎類似劏房的小地方,「知道有公屋住時,興奮到好似中馬票!一下子有300幾呎的空間住,又寬敞風景又好,以前過年甚至在家就看得到維港煙花,當時的開心難以形容。」現在張鳳霞每早下樓逛一圈,也開始留意邨內的一草一木,「現在就算有更好的地方住,肯定也不捨得搬。」

  習慣每天與街坊到天台做運動 

  與張鳳霞不同,1975年起入住在隔鄰長方形的邨榮樓的李玉梅,很早已留意到圓筒型建築的特別,但若問她最喜歡邨內哪個位置,她的答案是樓頂的天台。她說與一班鄰居習慣有空就到天台看維港海景,居住半世紀以來,大家每天早上就到天台耍太極、做運動,開啟一天的生活。

  自家鎖匙會放在鄰居家,就算小孩回家忘帶鎖匙都不擔心。

  「我這些鄰居都是最初搬來時就成為朋友,認識幾十年,有時不用刻意講什麼,大家互相『心照』。」坐在天台長椅上,回憶以前,李玉梅說,當年初搬來時,大家都是二、三十歲的年輕夫婦,孩子們剛入讀幼稚園或小學,自家鎖匙會放在鄰居家,就算小孩回家忘帶鎖匙都不擔心,若聚餐時自家煮飯不夠地方,就去鄰居家找地方繼續煮,「到現在逢星期六,各家子女一定回來聚餐,不用特別約,誰有事不回才提前講一聲。」

  李玉梅今年已七十多歲,看着孩子長大成家立業,身邊的朋友一個個變老,但她心態依然年輕,臉上常掛笑容,不僅積極參與學習理工大學活齡學院的「第三齡體驗大學課程」,更作為婦女組織勵德賢毅社的創會會員和榮譽主席,積極推動區內婦女參與建立社區鄰舍和諧關係,在疫情期間組織派發抗疫物資,「現在的生活是平淡和溫馨,最重要是大家都保存好珍貴的情誼。」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