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疫下學童晚睡晚起 易致發育遲緩

時間:2022-09-27 04:23:38來源:大公报

  圖:疫下學生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顯著增多,亦因暫停面授課堂缺乏運動,睡眠質素亦變差。

  【大公報訊】記者蘇薇報道: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聯同「凝動香港基金」於昨日發布調查研究成果,發現疫下學生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顯著增多,其中參與研究的小學生每日使用電子產品時長由兩小時銳增至七小時。此外,因暫停面授課堂,中小學生缺乏運動,睡眠質素亦變差。團隊表示,晚上10時至凌晨2時是生長激素分泌的黃金期,建議學生不要錯過最好睡眠時間;以及每日增加15分鐘中等或以上強度的體能活動。

  每日15分鐘運動改善睡眠質素

  該項研究於2019年至2022年間調查了約1900名中小學生。調查發現,大部分學生在疫情之下均「晚睡晚起」,因而令睡眠質素下降。睡眠在青少年身體發育、智商發育及性格養成等成長過程中,佔據了重要的地位。建議青少年每日睡眠時長為八小時,睡眠時間不足會令青少年更容易出現肥胖問題,增加身體的生理壓力。更重要的是,白天生長激素分泌較少,而晚上10時至凌晨2時則是生長激素分泌的黃金期,如果青少年養成「晚睡晚起」習慣,會錯過身體生長的最佳時間,容易導致身材矮小、發育遲緩等危害。

  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副教授葉柏強表示,「晚睡晚起」導致身體減少製造褪黑素及生長荷爾蒙,腦部脊髓液亦會減少,較難清除腦部的有害物質,無助日間做清晰的判斷。

  調查過程中,團隊亦要求學生連續七日佩戴運動手帶進行監測,得知本港中小學生平均每日中等或以上強度體能活動的累積時間分別為15分鐘及30分鐘,遠低於世衞建議5至17歲兒童至青少年每天應累積最少60分鐘中等至劇烈強度的體能活動,並盡量限制身體久坐及屏幕使用時間。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適量運動可以改善體質,使心血管代謝健康,還可以擁有積極的精神狀態,減輕抑鬱等情緒病產生的機率。

  事實上,每日適量的運動對夜間睡眠也大有裨益。團隊指出,學生只要每日增加15分鐘中等或以上強度的體能活動,例如競走、跑步、球類活動等,都有助改善睡眠質素。白天進行戶外運動可以強化大腦生物鐘,抑制白天褪黑激素的分泌,保證學生在白天擁有良好的精神狀態,亦可促進夜晚褪黑激素的分泌,讓身體在夜間能更好的感受睡意,並進入深層睡眠。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