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河流污染追蹤1/啟德河釋「毒」 豪宅居民憂染惡菌

時間:2022-04-28 04:23:36來源:大公报

  圖:住在啟德河畔新屋苑的李太說聞到河水發臭,不敢開窗,也不敢帶小朋友到河邊玩。

  你知道香港的河道污染有多嚴重?據香港城市大學與英國一家大學的最新調查研究,發現九龍鬧市的啟德河,水樣本驗出34種藥物(包括6種抗生素),污染排名全球第29位;另外大埔林村河亦榜上有名,排第70位。

  啟德河河水由黃大仙貫穿新蒲崗排出維港,出口流經啟德發展區,該處近年大興土木,豪宅林立,河畔居民驚悉與「毒河」為鄰,人人自危。專家指出,啟德河累積的高濃度抗生素和重金屬,不僅嚴重影響生態,更可能引發「生化危機」,催生抗藥性極高的超級惡菌。立法會議員建議特區政府盡快切斷污染源,例如在醫院、診所設置過期藥物回收裝置,和從嚴打擊胡亂排污者。\大公報記者 盛德文、黃山(圖、文)

  「吓,原來啟德河的河水咁污糟,咁多藥物,仲經常聞到臭味!」在啟德新發展高尚住宅區住了近3年的李太,聽到啟德河可能造成生化危機,坦言十分擔心,其所住樓宇在河邊,因經常聞到臭味,長期不敢開窗,怕飄入屋會吸惡菌,「我哋都唔敢帶小朋友到河邊玩」,李太希望政府正視問題,讓居民住得安心。

  元兇是沙田及大埔污水廠?

  大公報記者發現流經新發展區的啟德河下游,明顯比中上游的東頭邨段的水流平緩,河水及堤岸較污黑,有如死水,站在岸邊,陣陣異味隨風飄來。

  其實在上世紀80年代,啟德明渠早已「臭名」遠播。為沖刷河床排污,1995年開始政府將沙田及大埔污水處理廠排入吐露港的處理污水,改為跨區輸往啟德明渠排放。

  據環保署資料顯示,現時兩間污水處理廠每年有1.4億立方米的處理污水,經由啟德河排放入維港。以標準泳池1890立方米的水量計算,相當於大約7.4萬個標準泳池的排放水量。

  2018年啟德河改造及美化工程完成,沿河葉綠花紅,再度吸引不少釣魚客來垂釣。不過,啟德河原來早已飽受抗生素等藥物污染,隨時危害由新蒲崗至啟德新區沿河數十萬居民的健康。

  在啟德河東頭邨段河畔垂釣的何伯對記者說,他已在此釣魚近20年,以前會將漁獲拿回家或給街坊煮食,不過近年知道河水受到藥物污染後,已不敢再吃。「初時釣到咁大條魚,唔捨得唔食,會送畀街坊。不過,條河嘅魚好重垃圾味同泥味,會食到嘔。」他知道仍有個別街坊照吃。

  另一名住東頭邨老街坊鄭伯說,以前啟德河有很多蜻蜓,每到繁殖季節,就會一群一群飛到河邊產卵,「但呢十幾年全部絕跡,仲經常見到河裏有死魚。」

  啟德河出海口的觀塘避風塘,泊滿了不少豪華遊艇,惟多數遊人及釣客都不知塘中的水,原來受到「毒河」流出的抗生素等藥物污染。

  議員倡三管齊下切斷污染源

  立法會議員陳凱欣非常關注本港河流污染問題,她對大公報記者表示,為改善啟德河的水質,還市民一個健康的生活環境,建議特區政府可從以下三方面着手,從根源上切斷其污染源:首先需在各大醫院、診所設置過期藥物回收裝置,通過廣泛宣傅,教導市民保持良好的使用藥物觀念,不要濫藥和隨便拋棄不用或過期藥物。

  此外,政府部門除了在啟德河柱立警示牌,也要加強巡查和抽檢,依法從嚴打擊亂排污企業和個體。

  陳凱欣特別強調,應將重金屬和抗生素等對人體有危害的元素,納入到污水處理排放指標,從根源切斷對河水造成的污染,保持水質安全。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