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在長沙灣運輸署牌照事務處,大批市民排隊等候辦理牌照。/大公報記者林少權攝
【大公報訊】運輸署牌照事務處排隊等候辦理手續的人龍經常「打蛇餅」,審計署昨日發表的最新審計報告表示,運輸署應再探討設立派籌輪候制度,改善排隊安排。審計署並批評,運輸署牌照事務處最近兩個年度,處理的事項下降,但人手反而增加24%,認為運輸署應探討有效方法,應對運作模式的轉變。
倡派籌代排隊 可免「打蛇餅」
運輸署的四間牌照事務處分別位於金鐘、長沙灣、觀塘及沙田,處理車輛牌照例如車輛登記、簽發、過戶及轉移登記號碼,以及駕駛執照例如簽發駕駛執照、學牌、國際車牌等。
在長沙灣政府合署的九龍牌照事務處,大公報記者實地觀察,只見大排長龍,因為第五波疫下停開,積累大量與車輛牌照有關服務要處理,有市民不滿,「我架車過咗牌費,而家唔揸得,網上預約續牌又爆,我唔知點算。」
審計報告表示,在長沙灣的牌照事務處,在輪候人數、環境等均有改進空間,建議運輸署再探討設立派籌輪候制度,取代現時排隊做法。運輸署曾於2015及2016年,在金鐘的香港牌照事務處,試驗派籌代替排隊,市民反應正面,但該署認為派籌制度複雜,決定不推展。審計署認為可再探討。
審計報告指出,運輸署牌照事務處以疫情為由,所需處理的事項由以往的368萬宗,減至303.9萬宗,但職員人數卻由2019年的289人,增至2021年的358人,增加69人,增幅為24%。雖然大部分為中介員工,即主要負責郵寄、投遞等「非櫃枱形式」的申請,但審計署認為運輸署需審慎檢視人手,提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