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審計報告/多區長期有爛路 路政署睇唔到?

時間:2022-04-28 04:23:32來源:大公报

  圖:九龍城沙埔道一帶,不少居民反映,長期有地磚脫落或路面不平。/大公報記者蔡文豪攝

  道路失修,爛路處處,對行人構成危險。審計報告揭露路政署恆常檢查不力,審計署實地抽查分布五區共35條行人路,包括佐敦道、海濱道、炮台街等,發現189項損毀,包括地磚爛、道路高低不平,但路政署懵然不知,一星期後審計署再到上址翻查發現97%的損毀依舊。

  有區議員批評,路政署「收投訴才做嘢」,監察能力不足。審計署並指路政署的道路工程經常延期兼罰則輕微,引致環境問題頻生,危及途人,促當局跟進。/大公報記者 司徒志雄

  審計署昨日發表審計報告指出,該署於去年7月和8月,在深水埗、旺角、油麻地、九龍灣和九龍城,實地視察合共35條行人路,包括油麻地的佐敦道及炮台街、九龍灣的海濱道、九龍城的城南道等。這些行人路由路政署市區辦事處管理,需每七日例行檢查一次,審計署參考路政署的合約條文,按照承建商例行檢查核對清單進行視察。

  小修小補無助解決

  審計署在第一輪視察發現189項損毀,包括94項行人路如地磚等破損或缺漏、39項是欄杆損毀、20項是標誌杆損毀、27項是路磚有超過10毫米凹槽,以及9項路面不平等。當中,14項即8%是對道路使用者構成危險,需即時維修。

  審計署於一星期後再視察發現,只有6項損毀獲得改善,其餘183項沒變。審計署質疑承建商沒發現有關損毀。

  大公報記者昨日到有關行人路實地了解,發現不少地磚確實凹凸不平,更有原件地磚不翼而飛,對行人尤其長者可能構成危險。九龍城居民王小姐表示,九龍城一帶街道路面不平已不是今天問題,過往長時間存在,即使進行小修小補工程,亦無助解決問題,「每次修補手工好參差,有時可能出現修完仲差。」

  有修復項目拖足一年

  九龍城區議員吳寶強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表示,九龍城區路面「陷阱」主要在沙埔道、啟德道及打鼓嶺道一帶,他不時收到居民反映,有地磚脫落或路面不平,間中收到居民因此受傷等個案。吳寶強表示,「唔可以下下靠我哋投訴先做嘢,政府應該主動出擊做嘢,先係市民之福。」

  除了行人路質量參差,吳寶強說,路面工程經常一再延期完成,脫離市民期望,亦衍生環境衞生問題,「我見幾乎所有工程都延期,本身話3月(完成),結果改8月,最終12月未搞掂的有大把。如果真係有人開工,居民無咁嬲,最嬲係工地長期無人做嘢,一味丟空滋生蚊蟲。」

  審計報告顯示,路政署於2015年至2021年,批出228個行人路修復項目,審計署抽查其中20個項目,發現只有6個項目已完成,當中4個延遲完工,涉及延遲1個月至1年不等,平均延遲6個月。延誤最長的是九龍城一個行人路鋪路項目,原定2017年9月完工,但該工程有三個項目直至該年11月才展開,工程結果在2018年9月才完成。而且,這6個項目全部預算過高,核准預算較實際費用高出27%至200%不等。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