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畢業後創業 港青冀向上流

時間:2022-04-28 04:23:31來源:大公报

  圖:有港青表示,大灣區政策令香港有興趣創業的青年看到前景。圖為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

  本港有志創業的青年不在少數,但逐夢過程卻是困難重重:啟動資金不足,銀行開戶不易,香港市場太細,拓展市場求助無門……有立法會議員表示,現時政府對青年創業的協助仍十分有限,期望下屆政府設立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制訂整體的青年政策和青年發展藍圖,將推動青年向上流動的措施落到實處。

  推動多元產業 拓寬發展空間

  大學畢業後在金融機構中從事法規工作的張遠深,在2018年與友人共同創辦了具有「共享作家」理念的「香港作家網」。然而,出師不利,由於沒錢租公司,而許多大銀行又不接受使用家庭地址,他輾轉多間銀行,走程序、過審批,直至網站成立一年後才終於擁有公司賬戶,令他感受到初創企業並不容易。

  張遠深亦感受到本地青年向上流動的艱難。「中層崗位始終有限,晉升空間越來越窄,年輕人心中難免苦悶。」他認為,政府應組織更深層的職業培訓、創業培訓,同時發展多元產業,為港青拓寬未來就業道路與創業發展空間。他又說,大灣區政策令創業青年看到前景,但疫情、封關、經濟下滑接踵而至,不少有志青年望而卻步。「共享經濟在內地與國外都發展得好好,香港年輕人都希望在此領域大展拳腳,但首先要通關啦!」

  「第一次開公司喺2009年,做咗幾年打工仔想創業,冇資產銀行又唔會貸款畀你,唯有同朋友大家夾埋啟動資金。」港台青年創意聯(商會)會長雷雨霆向記者說,雖然政府有提供相關基金,但申請手續繁瑣,審批時間極長,「就算唔需要補交文件,都要等足9個月。」他解釋說,科技產品極具時效性,「風口好易過」,短期資金不足便會錯失良機。「如果政府有心想協助年輕人創業,真心希望可以簡化手續。」他亦希望下屆政府能夠承擔香港企業與內地地方政府之間溝通的橋樑,令創業港青在拓寬市場的道路上感到「有支援、有底氣」。

  恆常化「灣區就業計劃」 助青年發展

  對於青年創業困難的問題,新界青年聯會會長、立法會議員陳恒鑌表示,這一問題一直存在,有志青年從不缺乏創業熱情,然而過往政府相關協助有限,他們唯有「單打獨鬥」,自然力不從心。他希望下屆政府設立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制訂整體的青年政策和青年發展藍圖,將推動青年向上流動的措施落到實處。此外,他還建議把「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恆常化,協助青年大灣區就業、鼓勵初創企業拓展至大灣區及其他內地城市,令港青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大公報記者 常彧璠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