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愛國教育傳承 兩代人默默耕耘

時間:2021-07-09 04:23:47來源:大公报

  圖:1949年10月,大同學校位於西灣河街的早期校舍掛起了五星紅旗。

  一九四六年,愛國青年周捷君在抗戰勝利後,沒有選擇承繼家業,反而與友人籌資九千元,在港島貧困住區興辦大同學校,堅持愛國教育,作育英才三十年。一九四九年十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大同學校是香港最早掛起五星紅旗的學校之一。「大同」不只是失學小童的求學之地,也是區內居民的避難所、是愛國種子的培育地。「大同」的校長不僅是學校的領航人,還是學生最信得過的「婚姻把關人」。如此的良師益友,過身時,獲千人自發送殯,向他們作最後致敬。九十年代末,周家六兄弟姊妹再續父母大愛,將遺產悉數用於內地復建大同學校,支持國家農村教育,傳遞父母的大同理想,「年輕一代成長的土壤,需要有愛國的氛圍。」\大公報記者 解雪薇、胡家俊(文) 文澔(圖)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戰後的香港,百廢待興,失業、失學問題困擾着無數香港同胞。那時候的港島筲箕灣,岸邊泊滿了漁船,岸上到處是凌亂蓋搭的鐵皮屋,山上擠滿了難民。那年周捷君年方二十五,卻早就投身抗日救亡運動,參加共產黨領導下的東江縱隊,直至抗戰勝利。這位信仰堅定的愛國青年,毅然決定投身愛國教育事業—在筲箕灣一處舊樓宇中創辦大同學校,為勞苦大眾子弟創造就學機會。

  但興學辦校的資金從哪裏來?原來,周捷君的父親經營長生店,據周校長的兒子周兆康說:「生活起碼是小康,爸爸是獨子,爺爺希望他繼承父業,但他決定要搞教育,反而跟爺爺要錢辦學校。」

  「好蠢,有錢不賺,返學校都無人工……」家人的不解並沒有阻擋周捷君辦學的決心,他拿着問父親要來的四千五百元,連同三位朋友另外籌集的四千五百元,在一九四六年辦起大同學校。

  多功能學校 「有困難就搵校長」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孔子眼中的「大同」是人類的理想世界。周兆康說起父母的理想,「爸爸媽媽是希望民族強大,老百姓過上好的生活,他們用行動踐行理想。」

  大同創校後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紅旗、圖章、功課簿等,充滿紀念價值的物品都一一保存下來。當中功課簿的封面是地球繫着一條紅飄帶,正正顯示大同跟父母那一代人追求國家富強、民族解放的理念很有關係,「解放戰爭期間,父母上課會耐心地對學生解說,解放一個城市,插支紅旗,是很鮮明的表現。」兆康說。

  這間為「知識改變命運」而建的學校,白天書聲琅琅,夜晚靜靜地「變身」,便是一家人的寢室:廚具收起,是父母的卧室;課桌拼開,是六兄妹的睡床。這間多功能校舍除了是求學問的地方,亦伴隨着許多貧困家庭度過難捱無助的夜晚。

  在無數個疾風驟雨的日子,父親會上山將學生及家長接到校舍以避山泥傾瀉之災;多少次飽受家婆虐待的婦女,拖着滿身傷痕從山區跑來求救,這裏又成了遠離捱打受氣的庇護所,「媽媽一邊收留捱打的家長,又會去山上勸解家長嘅家婆,和好後接佢返回。」

  不僅如此,這對校長夫婦亦是學生美好姻緣的見證者、促成者。大同的學生劉金權,是班裏的調皮搗蛋王,「爸爸媽媽為了培養佢嘅責任感,畀籃球隊隊長佢做。」一次飲茶時,劉金權妻子談起往事,「當年我唔知點解咁鍾意佢,我哋拍拖之後,佢話『我阿媽覺得OK,但唔係真正OK,我帶你見校長,校長話OK就OK,唔OK就算數』,我真係好忐忑。我同時又覺得好奇怪,點解結婚要問埋校長?點解校長嘅意見咁緊要?」見過校長,劉太得到「認可」,「我嗰時才安心。」

  憂心下一代 無國無家無骨氣

  從創校日起,歷經風雨飄搖,大同無懼港英政府打壓,堅持愛國教育三十載。校長夫婦曾經這樣說:「我們在香港,好像離內地很近,但如果不從小就告訴學生,我們祖國的歷史有多麼悠久,土地有多麼富饒,我擔心他們將來不知不覺會變成無國無家的人,沒了骨氣。」

  周兆康憶述,學校在開學禮、畢業禮、國慶日等重大日子都會舉行升旗儀式,三十年間培育了許多愛國桃李,「鼎盛時期學生超過七百人」,很多舊生成長結婚後,還會將子女送回母校就讀。直到一九七六年,隨着港英教育政策改變等原因,大同學校和另外兩間學校合併,之後在一九七九年結束辦學。

  周捷君校長伉儷於一九八八及一九九九年先後離世,讓周家六兄妹悲痛萬分。他們都是普通工薪階層,但處理父母留下七十多萬的遺產時,不到半小時就有共識—要以更好的方式延續父母的愛。那一天與弟弟飲茶,周兆康提出希望將父母留下的錢辦學校,「弟弟隨即贊成,連我當時只有十歲的兒子都好支持」,兆康即刻打電話給四兄妹,包括遠在加拿大的大家姐,「前後不到半小時,大家都很同意。」

  「其實不是六個人,是我們六個家庭的意見。但我們提出的時候,都知道不會有人反對,因為這是一種家族文化、家庭的氛圍,我們所有的兄弟姊妹、兄弟的家嫂、我姐夫、妹夫,所有人一談起這件事,都即時同意,沒有第二句說話。」周兆康說道。

  說起到內地辦校的想法,兆康說,自小看着父母為教育傾盡心血,加上自己工作的工會,曾於一九九三年在內地捐建希望小學。「當時我心想,如果我都能辦一間學校叫媽媽來剪綵,不知有多好!不過最後沒有辦法,我們沒有錢,這希望只能放在心裏。」周兆康淚眼婆娑。

  中聯辦牽線 父母積蓄內地建校

  一九九九年,周兆康兄妹帶着父母畢生積蓄,找到了新華社香港分社(現在的中聯辦)的廣東辦事處,提出再續父母愛國教育事業的心願,並提出兩個希望,「也是我工會辦學校時提出的。一是真的窮、值得幫;二是交通能去到的地方。新校也要延續工會辦校原則,跟進情況,唔會話辦完就唔理,我們一家人、家長、校友要常常來看的。」

  得到中聯辦的鼎力相助,學校選址定在了廣東省清遠市佛岡縣龍南鎮石聯村,「我們考察過,覺得條件符合,故在那地方辦」。那一年,一間位於佛岡縣著名的石山區,原是校舍殘缺的學校,變成了有電腦室、電化教育平台、塑膠跑道、籃球架等設備,讓鄉村孩子可以享受優質現代化教育的求學地,是為「石聯大同學校」。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