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政府物流服務署訂購三千二百萬個口罩並非合約聲稱日本生產,向供應商索償。
【大公報訊】政府物流服務署去年三月花費近一億元,向口罩供應商訂購3200萬個聲稱由日本生產的口罩,其後發現該批口罩並非全部由日本製造,懷疑受騙,已轉介海關跟進。政府上周五入稟高等法院,要求該口罩供應商退還近一億元合約貨款連利息,並向供應商索償。
原告為代表政府物流服務署署長提出訴訟的律政司司長,兩名被告依次為柏迪環球有限公司和公司負責人劉君明。公開資料顯示,柏迪環球2018年成立,曾申領政府「保就業」工資補貼,兩期共獲逾十萬元補貼,承諾受薪僱員人數兩人。
據政府提出的入稟狀指稱,由於柏迪環球作出欺詐性或無心之失的陳述失實,物流管理署署長已於去年8月31日去信柏迪環球,取消四份與對方簽訂的合約。按照合約,物流管理署署長向柏迪環球追討已付款項超過9770萬元,或賠償政府損失。至於劉君明方面,政府一方指劉涉就相關四份合約作出欺詐性質的失實陳述,故亦要求他作出相關賠償。
原產地與合約不符
翻查資料,政府物流服務署去年三月向涉事供應商購入3200萬個外科口罩。根據採購合約,該批口罩聲稱產地為日本,並需符合ASTM第二級別。政府當時表示,當局確認過供應商提交的測試報告屬真確,亦抽驗過口罩,未有發現質量有問題。其後物流署始知口罩實際上大部分並非日本生產。涉事口罩未有分發給任何部門使用,皆庫存於物流署。海關去年九月以涉違反《商品說明條例》,拘捕供應商及運輸公司的董事,准保釋候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