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通識科須培養正確價值觀

時間:2020-11-28 04:23:27來源:大公報

  圖:楊潤雄就「國民身份認同」的問題指出,香港是國家的一部分,我們作為香港人,自然需要有國民身份的認同

  特區政府改革通識科,提出要培育學生正面價值觀和國民身份認同。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昨日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通識科改革是希望課程變得更好,培養學生正確價值觀。他認為,學生在多角度思考問題時,需要從國民身份出發,認為兩者並沒有衝突。

  施政報告 2020通識改革POLICY ADDRESS\大公報記者 韓玉瓊

  楊潤雄出席一個電台節目時指出,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在過去兩年,就改革通識科全面諮詢業界及公開諮詢,共收到11至12萬份意見書。局方本次改革與小組意見差不多,包括科目維持必修必考、要刪減內容、釐清學習概念、教材需審核等,唯一不同的是將評級簡化為「及格」和「不及格」。楊潤雄又就「國民身份認同」的問題指出,國民身份認同一直是放在課程宗旨內的,這與多角度思考沒有衝突。

  他說:「我們作為香港人,香港是國家的一部分,我們亦就是國家的公民,自然需要有國民身份的認同,這是一定的。我們亦需從國民角度思考世界上的問題,到時你可以從很多角度去考慮不同的問題。」

學生到內地交流屬自願

  對於改動後課程會加入內地考察,楊潤雄表示,出發點是考慮學生利益,希望學生到內地不只是交流,而是有實質功夫要做。教協指通識科改革要求「內地考察」納入課程,變相強制參加。楊潤雄表示,加入學生到內地交流環節,使交流正規化、課程化,這是自願的,亦不會計分。

  另外,教協指刪去一半課程及取消IES,欠缺討論無視指引,楊潤雄承認通識科改革後,整體課時會減半,對該科目老師有一定的影響,當局會向他們提供培訓課程。「老師的影響我們是知道,我們亦關心,如果有些老師可能以前任教那些科目,或對某些科目有認識,可能可做部分那科目的工作,或者我們也會給老師適當的培訓。」

  通識課時減 教師需轉型

  就通識科改革,直資學校議會副主席招祥麒表示,通識科原本的設計原意是好的,但隨着時間過去,有異化,亦有不少問題,所以他同意該科目需要改革。他舉例說,老師上堂時喜歡叫同學分組討論,命同學代入不同角色分享,同學為了突出自己意見,出盡奇招。課堂完後又不懂抽身,不能包容其他人的看法。他又指出,讓學生到內地考察,擴闊視野,有目標地去,有周詳計劃,是件好事。由於改革後的通識科時數減半,他認為老師要盡早轉型培訓,提升能力兼教其他科目。校長應與教師溝通,教育局也應提供協助,助教師轉型。

  新界校長會主席邱少雄表示,同學回內地考察,可以讓他們多了解內地情況及兩地文化差異。而通識科課時減半,會對教師安排有一定影響。可以考慮對受影響老師作出培訓,例如教授初中生活與社會科目或其他相關科目。他說:「我認為對通識科的宗旨,影響不大,教授內容仍然可以針對通識科,如原有的設計宗旨。而通識科新建議,其實亦都配合課程改革建議,在四個主科,調整課程內容,減省課時,以釋放更多空間。」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